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问粮策请君入瓮
    派捐不是啥新鲜事,石山也曾伙同薛显向灵璧县士绅逼过捐。

    不过说实话,此策并不高明,隐患还很大,须知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

    但面对故作神秘的方仲文,石山还是不动声色。

    “嗯,听说过。莫非方主簿要俺也派捐?”

    “咳!将军进军神速,围城前仅有四成认捐钱粮到位,其余还未运进城。罪官手中有本县士绅认捐的账册,可以用得上。”

    方仲文的意思是要这些大户补上之前在林赤忽都手里认捐的钱粮,就不追究他们帮助鞑子对抗义军之罪。

    这倒是个办法,不过如此就轻易让他们脱身,那起义军的刀也未免太不利了。

    石山暗压心中不屑,问道:

    “还有多少钱粮没到位?”

    “粮约四千石,钱九千贯有余。”

    战后,募兵练兵、修筑城墙、赈济灾民等事务要用钱粮的地方多了去,石山在心里默算了一下,这些认捐钱粮全部到位,也只能满足一时之需。

    “县中可还能弄到粮食?”

    方仲文咬了咬牙,似是下定了很大决心。

    “有!朝廷制度,各村社皆建常平义仓,丰年则验口而收,荒旱则随人而给。近几年年景虽差,各仓当还有杂粮。若能取之,定够大军所需。”

    这老滑头,忒不老实!

    石山从徐州一路杀到虹县,岂能不知道村社常平义仓是咋回事。

    莫说这些存在于账面的义仓究竟有没有粮,老子便是真信了你的鬼话派兵抢了各村公粮,不就成了致“小民衣食无着”的罪魁祸首?

    到那时,“红心营”还如何立足虹县!

    念及此处,石山正色道:

    “红巾军乃讨虏义军,石某受李元帅重托,独领一营光复虹县,岂能能行此掠民之举?”

    方仲文有些不屑,大元官军都是走到哪儿抢到哪儿,你这反贼倒装起圣人来了!

    他已经见识了石山的狡诈,当然不信对方会这么天真,却张开嘴装作不解,等石山自己接着讲。

    只听话锋一转,石山道:

    “某要他们主动送来!”

    “这怎么可能!”

    方仲文脱口而出,脸上装作难以置信,缩在袖中的手指却已掐入掌心——贼酋奸猾如斯,断不会无的放矢,恐怕早已想好了拖自己下水的毒计。

    果然,话刚说完,就见石山笑眯眯地看着自己。

    “方主簿,你为官近二十年,早见惯了官场情弊,又主掌县衙文书籍簿,当知本地官绅底细。”

    石山指尖轻叩案头堆积的籍簿文书,意味深长地道:

    “那些欺瞒朝廷的账簿、官绅勾结的隐秘勾当,想来方主簿心中都有本明账吧?”

    怕什么,偏来什么!

    被贼军俘后虚与委蛇,只要能脱身而去,有的办法辩解;若能用计陷贼于险地,甚至伺机劝其反正,纵不能因此升迁,保命倒也不难。

    但无论向谁捅出官绅勾结的马蜂窝,都讨不到好。

    大元官场贪腐成风,官绅勾结弊病极深,却不代表这些事能摆上台面,通贼固然是掉脑袋的重罪,偷税漏税却也能家破人亡。

    若是向贼酋和盘托出任内官绅勾结之事,那就是自绝于朝廷和士绅,以后就只能跟贼人一条道走到黑了。

    方仲文脸色惨白,冷汗霎时浸透中衣,兀自强作镇定,犹豫了数息,心一横,语气决然地道:

    “罪官实是不知——”

    都到了这一步,还想挣扎?

    莫非以为一死百了,今日殉难,就能做忠臣节士?

    不待方仲文说完,石山就截断他的话,幽幽地道: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扫元简介 >扫元目录 > 第六十七章 问粮策请君入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