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 扣人质事端再起
    傅友德带兵出城的次日,就派人传回了途中遭遇元军探马的情报。

    淮安路元军反应之快远超预期,城防工事必须加紧修筑。

    因而,明知方仲文与城中大户暗通款曲很不可靠,石山也只能暂时留用这个老油子,谁叫他急缺行政人才呢?

    为此,石山甚至拉上刘兴葛,给自己做“做参谋”。

    这老头也是个奇人,被再次软禁后,依旧该吃吃该睡睡,见到石山也三句话不离招安,俨然吃准了贼酋不敢把自己怎样。

    为了增强招安说服力,刘兴葛还显摆自己的手段,对石山所谓的施政方略极尽挖苦之能,绞尽脑汁也要逐一驳倒。

    有一说一,刘老头嘴巴刻薄了点,肚子里却有货,还真不是夸夸其谈。

    至少,石山能反话正听,从中获取了不少有用的信息,也算是人尽其用。

    好在这种“单打独斗”的局面就快结束了,李武已遣来信使,楮兰留守人员这几日就应该到虹县了。

    届时,石山麾下唯一的“文官”——千户所照磨陈诚便可归队。

    这位公子哥能力弱了些,却是真心想做事的人,交给他具体任务还是比较省心。

    行军途中三营哗变时的应对,也证明了陈诚识大体,可以压更多的担子。

    李武放火烧了楮兰站赤后,因担心赵均用、韩四暗中勾连,途中截下自己这些人,不顾闻四九劝阻,放着官道不走,想经荒野直达虹县。

    虹县在楮兰东南方两百余里,途中只有一座百余丈高的磐石山,其余地形多为丘陵和平地,理论上能够直达。

    可是,近些年黄河屡次决堤,淮泗之地岁岁泛涝,荒滩泥沼遍地,杂草灌木横生,人走过去问题不大,满载物资的大车想要通行却有诸多不便。

    队伍不得不边行军边开路,累死累活,每日的行程却仅有十里上下。

    更糟心的是大车经常陷进沙土、淤泥中,好在人多,及时拖拽倒是拉能出来,但连日折腾不见虹县踪影,众人疲惫不堪,怨声渐起。

    就这样走了三天,拦截的红巾军没看到,队伍反而先出了乱子。

    因亲眼目睹韩四内斗,田昌才、柳丰对追随石山造反失去了信心,不愿到虹县送死,利用族人的疲惫和不满,暗中串联。

    渡过睢水时,三营部分士卒在田、柳二人的煽动下鼓噪,要求散伙分钱粮。

    李武率领的骑队只有三十七人,人数远少于闹事士卒,其中一些人还与后者沾亲带故,或多或少受到影响,虽不至于散伙,可也别指望他们能弹压闹事士卒。

    幸好,这次闻四九、陈诚坚定地站在了李武这一边。

    闻四九率领的辎重营以站丁为主,虽然老弱居多,但他们身后是自己的家人,为了保住救命的粮食物资,不惧与鼓噪的士卒拼命。

    为防止事态扩大,闻四九扯住了即将暴走的李武,向田昌才承诺离队可以,每人还能发五十斤遣散粮,但要留下兵器。

    若还不知足,那就只能做过一场,活下来的才有资格分钱粮。

    陈诚则以远房表叔身份,斥责柳丰利令智昏。直言“尔等便是抢走所有钱粮,也有命拿没命花。石千户定然会请李元帅派兵捉拿,你等还想抛家弃小做流寇不成?”

    前有谭卜维交兵权回乡做富家翁,擅自离队还有回旋余地,可若是残杀同袍,就真的自绝于整个徐州红巾军了。

    更何况真打起来,他们也未必打得过生吃人肉的站户。

    田、柳二人只敢暗搓搓鼓动士卒闹事,终究没胆子彻底翻脸,只能接受闻四九的调解,放下兵器,拿了遣散粮,带着族人灰溜溜返乡。

    只是,经此一闹,三营将士十去六七,残部不过百人,众人士气低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扫元简介 >扫元目录 > 第七十五章 扣人质事端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