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7、被迫升职
    天色阴晦,冷气侵人,又是一年霜降时节。

    赵大娘双手笼在袖中,走进水汽缭绕的烧水房,温暖的室温让她长舒口气。

    看向坐在灶膛前的熊砚:“丫头,这天渐冷。你的哮病可又发作了吗?”

    “没呢。这一年调养得好,说不准今年冬天不再发作。”熊砚把干柴塞进灶膛,融融燃起的火光照亮她的脸。

    赵大娘听后,嗯了一声。

    心中却叹口气,这般好的姑娘,怎么就得了哮病呢。转年便要21岁,也没个人家敢要。怕是一辈子的孤寡命。

    天寒时节,白日里的烧水房比往常更忙碌些。

    熊砚送走一拨取热水的人后,又重新坐在热热的灶火前。

    这几年烧水,再加上棕编的活,白嫩的双手早已生出一层薄茧。

    原以为棕编的收入,能让她快快攒够钱离开上官府,却想不到这具身体有哮病。

    第一次发作是14岁。请大夫,吃药调养,几乎花光了她两年的积蓄。

    调养几年,身子将好时,就有人看上她。为免去婚姻,她托大夫宣扬夸张她的病情,收买大夫又是一笔大开支。

    棕编的收入,也没她想的高。精致的玩意儿,是富贵人家的消遣,没得那么多人买。

    那珍趣阁的掌柜是个精明人,先给了熊砚甜头,好哄着她稀里糊涂地签下独家合作的条约。后就掌握了议价权,掌柜每月给的钱算公道,只是熊砚前几年因哮病,没存下任何积蓄。

    这两年,熊砚努力积蓄,存到了一笔做小生意的款子,但为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她还得再多存一年。

    21岁就离开上官府,她打定主意。

    夜明星稀,屋内燃着亮堂的烛光。

    熊砚坐在劈料方凳上,低头用棕叶编织着孩童高的仙鹤。这是少有的大单,得花小半个月才能编成。

    赵大娘喜滋滋推门进来时,如同第一次见到棕编蝴蝶那般,对熊砚手下还没成形的仙鹤赞叹不已。

    她拉了个凳子坐下:“丫头,大娘有件天大的好事告诉你。”

    “什么?”熊砚一边干活,一边问道。

    “你再也不用去烧水房了。”

    “什么!”

    熊砚猛地抬起头。

    “负责顿茶、煮饮子的春花出府嫁人了。她烧火的位置不就空出来了么。”赵大娘舔舔嘴,“平常跟我喝酒的李妈妈管这事。我跟她套了近乎,让你去填缺。”

    赵大娘喜欢熊砚,干活麻利,不掐尖要强。

    她时常还收到熊砚送的棕编,家里的几个小孙喜欢得不行。

    熊砚听了,抓着手里的棕叶,脸色茫然。她不想去,还有一年就离开了,工作发生变动可不好。

    赵大娘却当她喜懵了:“我晓得你没想过还能走上去。”

    顿茶的仍是粗使的烧火丫头,但比烧水房里的活,可是好太多。

    “你得为自己打算。烧水房里的活多重,这些年熬的你脸焦黄,身子干瘦。”赵大娘摸摸熊砚的脸。

    “你别看顿茶的活仍在烧火,白天黑夜都离不开人。可你还看管点心。那些姨娘们,为保持婀娜身段,可吃不了多少。”

    赵大娘眨眨眼:“除去厨房妈妈们拿走的,总能漏下一些,你日常吃几块不打紧。再说,姨娘们都是下不了蛋的鸡,晚上从不敢要喝要吃的。”

    上官府的姨娘们这么多年,倒真是没人生下一儿半女。

    “顿茶的活轻松。对你身子也好些,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赵大娘拍拍熊砚的臂膀。

    孤孤单单活一辈子,没个孩子孙辈,老了是什么光景,想想都瘆人。这话赵大娘吞下了肚,没说出来,怕熊砚受不住。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小丫环的种田发家日常简介 >小丫环的种田发家日常目录 > 7、被迫升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