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章
虬结苍劲的老梅树便占据了小半天空,遒劲黝黑的枝干刺向深秋的碧空。树下石桌冰凉,桌上空落落的紫砂茶壶旁,还随意搁着几只色彩斑斓的山雀翎羽、几块圆润温润带着奇异纹路的河滩石——那是孩童的宝藏。

    然而,真正改变这院落氛围的,是掌教道玄真人日复一日的到来。没有惊动任何弟子长老,往往是晨光熹微露重、或是暮鼓初动霞染之时,那素白的身影便无声地立在院中老梅的垂荫下。

    时间在这里被重新赋予了重量,精确得如同沙漏里每一颗下坠的沙砾。站桩,成了这片小天地最初的律动。双腿分开,微蹲,沉臀塌腰。掌心却非通常的朝下敛气,而是极其怪异地向上翻开,虎口却微微内扣,虚虚环抱,指尖遥遥相向,形成一个引而未发、看似全无防御却透着难言张力的姿态。这姿态与任何一部天机阁的入门筑基法诀都不同。

    “静立如磐石,掌纳如渊谷。指悬而未发,神凝于无形。”道玄的声音是冷的,像淬火的精钢,字字清晰地在院里砸下印记。他站立于旁,目光如鹰隼般盯在云逍不断调整姿势的身体每一处细微关窍。小小的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被秋风吹过,便是一个瑟缩。手臂颤得厉害,虎口的内扣松了,手腕下意识微微下沉寻求支撑——这轻微到几乎可以忽略的松懈,立刻招来一道凝实的锐气隔空点在他手腕内侧的“阳谷穴”上,力道不大,却痛得他整条手臂的细小经络都抽搐了一下。小小的抽气声硬生生咽了下去。

    “意动,则形散!形散,剑必偏,隙自生!”声音依旧没有波澜,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压力。

    汗水浸透后背单薄的道童服,黏腻地贴在脊梁骨上。云逍重新绷紧几近脱力的腰背,重新扣紧那虎口。那份疲惫深入骨髓,仿佛要将那小小的脊柱都榨干所有的韧性才肯罢休。痛苦在尖叫,全身的骨头都在酸涩地呻吟抗议,他咬住下唇,牙齿在嫩肉上留下清晰的印痕,唯一支撑他站直的,是那双眸子深处近乎野兽般的专注。他不懂“渊谷”,不懂“无形”,只懂师父的目光是严苛的尺,丈量着他每一寸坚持与动摇的距离。汗水终于汇聚,沿着小小的下巴,啪嗒一声,跌在脚下的青石上,晕开一小片深色湿痕。

    初雪悄然而至的日子,晨间的院落里结着一层薄脆的清霜。云逍单薄的肩头微微耸动,努力抑制着被寒气激起的本能瑟缩。鼻尖冻得通红,每一次呼吸都带出一小团白汽。掌教并未再指点站桩,负手立于檐下,灰蒙蒙的天光在他身上投下模糊的轮廓。他只是缓缓念诵,声音不高,带着一种古朴而悠远的韵律,仿佛古老山岳在低语:“……气起关元,循任督而游,如云出岫,似水行渊,澄心静意,抱元守一……”

    他面前摊开的,是那部《灵台方寸经》残卷。经文字句古奥,词义艰深。寻常弟子,纵是天资聪颖,也需师长不厌其烦,掰开揉碎,反复剖析指正,耗费数月光阴,才堪堪把握一丝“气感”的模糊踪迹。

    云逍闭着眼,长长的睫毛覆盖在沾了点白霜的小脸上。风拂过,几粒晶莹的雪沫落在他细软发黄的额发上,他毫无所觉。随着掌教的诵经声,他那小小的胸脯起伏的节奏渐渐放缓,直至悠长而绵密。周身仿佛笼罩了一层难以触摸、却分明存在的静谧“场”。那场无形无质,但庭院里缓缓飘落的雪花,在离他身体尺许范围时,轨迹竟微不可察地发生了一丝丝偏转,如同被一层极其柔和的水壁轻轻推开。

    道玄的诵经声止歇了。

    云逍依旧闭目盘坐。

    道玄的目光长久地落在这孩子身上,那层“场”的存在感极其微弱,纯粹得不带半分后天修炼的刻意痕迹,仿佛他天生就该处在这方天地气机流动的某个节点之上。掌教眼中无喜,无惊,那份沉重只是如同经冬的积雪,越积越厚,沉甸甸地压在心头,连带着呼吸也似乎裹上了寒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稚剑录简介 >稚剑录目录 > 第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