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驱散了他胸中一些块垒。“师弟心性之纯,倒是我辈修行中人渐行渐远之物。”他感慨一句,话似褒奖,却也隐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喟叹,目光投向窗外渐暗的天色,“只是……那‘云逍子’三字如影随形,这孩子这份纯白……能守得住否?天道……”他话没说完,但道玄知道他未尽之意。纯白,在沾染宿命的画布上,往往是劫数之前最悲怆的无暇。
道玄的目光终于从古卷上抬起,望向院落角落里正仔细清洗那些小蘑菇的云逍。隔着雨痕斑驳的窗棂格,小童的身影朦胧在淡淡的暮气里。许久,掌教低沉的声音才在静室内响起,带着一种勘破却又无奈的味道:
“心田种道,道自生根,福也?祸也?终归‘自召’二字。然‘召’者,起心动念处,又岂尽由得己身?”
窗外,最后一缕晚霞被墨蓝色的天幕彻底吞噬。夜,更深了。
日子如同天机峰腰缠绕的云雾,无声地升腾、弥漫、流散。又是一个初雪纷扬的凛冽时节,寒风吹过山崖松柏,发出阵阵低沉悠长的松涛声。
经卷阁旁的传功静室,门楣上悬着隶书的“静坐”牌匾,古朴肃穆。室内,长条的云石地面光滑如镜,隐隐倒映着头顶的楠木梁柱和墙边灯架上安稳燃烧的灯烛。
这一次,盘膝而坐的是静室外堂的几名入室有年头的师兄。他们是真正的中坚力量,修为已登堂入室,气质沉稳。他们对面,隔着两丈之地,云逍独自一人盘坐于蒲团之上。他身量抽高了些,不再是前两年的小小一团,少年身姿显出一种初具轮廓的挺秀。身上是最普通的灰色棉布道袍,宽大得有些空荡。双手自然搭在膝盖上,闭目垂帘,呼吸细缓悠长,几乎与室内沉淀下来的寂静融为一体。
这次考校的内容并非剑法步法,而是基础的静定功夫与气息流转感应——《灵台方寸经》更深一层所要求的,是对身周丈许之内气流微弱变化的捕捉。主持考校的三长老玄机子立于一侧,灰袍静垂,面色古井无波。
“以指代气,循《方寸》引气图路,点其‘肩井’!”玄机子声音不高,带着金石之质,打破凝固的寂静。他话音落点清晰,却未言明指向何人。这是考校的惯例,同时也有考校应变反应之意。
肃立在中间的一位师兄闻声而动。他动作迅捷却沉稳,右臂倏然抬起,食指中指并拢如剑,真元流转指尖,凝而不散,虽未发动攻势,指尖却透出一股无形的牵引之力,刹那间便指向两丈外云逍左肩的“肩井”大穴!这一指迅捷精纯,显出他扎实的功底,引动空气发出细微的“嗤”声。
几乎是同一瞬间!那原本静如石像的云逍仿佛感知到了空气中那一缕极其细微的气机牵引。他没有睁眼,肩膀极其自然地微微一沉,动作幅度微小得如同被风吹动了羽毛,却又流畅精准如同演练过千遍!恰恰避开指尖锋芒所指的气机最前冲之点。
这一沉巧妙至极,既非大幅闪避显出慌乱,又非硬碰强行截断,竟像是对方指尖带起的那缕气劲原本走向就该如此偏转一下,带动了他的身体做出最自然不过的微小调整!那师兄指尖凝聚的气劲竟如同击在了虚不受力的云絮上,那份引而不发的牵引感陡然一空!
那师兄瞳孔微微一缩,点出的剑指停在半空,心中那股凝实圆融的感觉出现了刹那的空隙,极其细微,却被他自身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指,竟失了目标!更让他惊愕的是,在自己引动对方动作的瞬间,他竟隐隐捕捉到身侧另一个气息的波动,极其轻微而果断,如同蛰伏的云龙微微一舒爪牙!他下意识以为那是同门配合夹击的信号!
然而就在这念头电闪而过的一瞬——
“咄!”玄机子长老第二声敕令发出,指向截然相反的方向!“气转膻中,绕‘神阙’过‘丹田’!”
那刚刚感知到同门气机波动的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