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5章 吴懿篇——臣骨
审视,有好奇,或许还有不易察觉的轻蔑。那目光像无数细小的芒刺,扎在我裸露的皮肤上,也扎在心上。

    终于,我走到了帅旗之下。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喉头的哽咽和翻涌的血气,单膝跪倒,将佩剑高高举起,头颅深深地垂了下去,几乎要触到冰冷的、带着马蹄印记的土地:

    “败军之将吴懿,感念左将军仁德,愿开关归降!请将军收纳!”

    声音在空旷的关前回荡,带着一种空洞的回响。我能感觉到头顶上方投来的目光,沉稳、平和,甚至带着一丝刻意为之的温度。

    “子远将军快快请起!”一个温和而有力的声音响起,带着蜀地口音特有的韵律。一只宽厚的手掌托住了我的手臂,力道沉稳,不容抗拒地将我扶起。

    我抬起头,撞入一双深邃的眼眸。刘备,这位名震天下的左将军、豫州牧,此刻就站在我面前,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诚挚笑容,眼角甚至有着因风霜而生的细密纹路。他亲自扶起我,目光在我脸上停留片刻,似乎在确认我的情绪。

    “益州俊杰,久闻子远将军忠勇之名!今日得见,实乃备之幸事!”他朗声说道,声音洪亮,清晰地传遍四周,“将军深明大义,免益州生灵涂炭,此功至伟!备代益州百姓,谢过将军!”

    他身后的张飞,环眼虬髯,此刻也收敛了平素的粗豪,对我微微颔首。那眼神里,少了几分战场上的凶戾,多了几分对识时务者的认可。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沉静如水,仿佛早已洞悉一切,只是嘴角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

    刘备的手依旧握着我的手臂,那温度透过冰冷的臂甲传来,却丝毫暖不了我的心。他口中溢美之词不绝,赞我“深明大义”,夸我“免生灵涂炭”,每一句都像一把小锤,精准地敲打在我最痛的地方。我脸上必须堆起感激涕零的神情,口中连称“惶恐”、“末将不敢”,心中却是一片冰封的死寂。忠勇?对着旧主,我已是叛臣;明义?这不过是城下之盟的遮羞布。他笑容里的温度,张飞眼神里的认可,诸葛亮的了然,都让我感到一种巨大的讽刺。我背叛了待我恩厚的季玉公,换来了新主的“器重”。这份“器重”,沉甸甸地压在我的肩上,也压在我的灵魂上。

    成都的宫阙依旧巍峨,雕梁画栋,只是换了主人。季玉公黯然离去的背影,像一根烧红的针,深深刺在我的记忆里。刘备入主,大宴群臣。新朝气象,觥筹交错,丝竹悦耳。我坐在席间,位置颇为靠前,刘备甚至几次举杯向我示意,言语间满是倚重。新主待我,不可谓不厚。官爵依旧,甚至更添荣宠。席间美酒甘醇,佳肴丰盛,同僚们推杯换盏,脸上洋溢着新朝建立的兴奋和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那琥珀色的琼浆滑入喉中,却只尝出无尽的苦涩。满堂的欢声笑语,传入我耳中,却化作一片模糊的、令人窒息的噪音。眼前晃动的笑脸,新主温和的注视,都渐渐模糊、扭曲。灯火辉煌的大殿深处,光影摇曳间,一个孤寂的身影渐渐清晰起来。

    是季玉公。

    他仿佛仍坐在昔日的主位上,锦袍依旧,面容却憔悴不堪,双肩无力地塌陷下去。他并未看我,只是失神地望着眼前虚空,那双曾经温和宽厚的眼睛里,此刻只剩下深不见底的哀伤和迷茫。泪水,无声地顺着他苍白的面颊滑落,一滴,又一滴,洇湿了衣襟,也洇湿了我眼前的一切。那无声的垂泪,比任何责骂都更锋利,无声地鞭挞着我的灵魂。

    “吴将军?吴将军!”身旁有人轻推了我一下,是费观,他脸上带着几分酒意和关切,“将军可是不胜酒力?主公正看您呢。”

    我猛地一个激灵,从幻象中惊醒。冷汗瞬间浸透了内衫。大殿依旧是那个大殿,灯火通明,笑语喧天。刘备正微笑着举杯望向这边。我慌忙端起酒杯,勉强挤出笑容,掩饰着内心的惊涛骇浪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三国:枭雄独白简介 >三国:枭雄独白目录 > 第135章 吴懿篇——臣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