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讯
警方的全息审讯室比宁安的工作室简陋得多。高应坐在轮椅上,面对单向透明墙,表情平静得近乎冷漠。宁安在隔壁观察室,通过神经接口接入审讯系统。
宁导,你确定要这么做陈队长是个传统的老警察,对全息侧写技术始终持保留态度,高应可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没有确凿证据就...
全息侧写不是审讯,只是心理分析。宁安调整着脑机接口,如果他无辜,不会有任何伤害。如果有问题...她没有说完,启动了系统。
审讯室突然变成了高应的办公室。这不是实景重现,而是宁安根据资料构建的心理场景——一个让被侧写者感到舒适的环境,更容易暴露真实想法。
高应眉毛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全息重构新世界心理导学的技术果然名不虚传。他的声音低沉有力,丝毫没有普通人在陌生环境中的不安。
高先生对全息技术很了解。宁安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她本人并未现身,这是侧写的技巧——让被侧写者面对一个无形的提问者。
这是我的专业领域。高应右手轻敲轮椅扶手,但我不知道警方为何请我来。如果是关于那三起命案,我已经提供了所有能提供的帮助。
宁安注意到他说命案而非死亡,一般人会使用更委婉的说法。高先生似乎很确定这是谋杀案警方并未对外公布案件细节。
高应笑了:宁小姐,三家公司高管在一周内相继死亡,媒体早就猜测是连环杀手了。更何况...他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我装了商业版的神经芯片,能接入基础警用频段。
宁安暗自皱眉,这解释合情合理。她改变策略,场景突然变成了第一个案发现场。高先生对这种全息覆盖监控的手法怎么看理论上,谁能做到这种程度
高应审视着虚拟的死亡场景,表情毫无波动:五六家公司有这个技术能力,包括我的未来视界。但宁小姐,有能力不等于有动机。他直视前方,仿佛能看穿虚无,直视宁安的眼睛,我反对这些技术不假,但我的方式是公开辩论和合法抵制,不是谋杀。
宁安感到一丝压力。大多数被侧写者在全息环境中会逐渐放松警惕,高应却始终保持着近乎完美的心理防线。她决定直击要害。
场景变成了高应的童年——一个瘦小的男孩拖着残疾的腿在操场边缘看着其他孩子玩耍。这是宁安根据资料重建的,但细节惊人地精确。
高应的表情第一次出现了裂痕,右手紧握轮椅扶手。这侵犯个人隐私了,宁小姐。他的声音冷了下来。
只是心理测写的标准流程。宁安平静地说,童年经历塑造我们的价值观。高先生,你因为残疾遭受过歧视,所以特别反对那些可能制造新形式歧视的技术,对吗
高应沉默了几秒,突然笑了:有趣的理论。但你知道吗我父亲才是那个最歧视我的人。他主动推进轮椅,进入童年场景,他恨我残疾,因为不符合他完美家族的形象。每天放学后...一个全息形象出现,一个高大男人拿着皮带,他都会用这个治疗我的腿,相信疼痛能刺激神经再生。
宁安惊讶地发现高应竟然主动提供更多信息,这不符合侧写常规。她迅速记录着心理数据波动。
所以我确实恨那些制造完美主义的技术。高应继续说,声音异常平静,但比起杀人,我有更好的报复方式——我的慈善基金会专门帮助残疾儿童,我的公司研发的技术让残疾人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才是真正的报复,宁小姐,用善行对抗恶意。
全息场景突然扭曲,高应的影像闪烁了一下。宁安警觉地检查系统,发现有人从外部干扰信号。
看来我们的时间到了。高应微笑道,我的律师团队总是这么准时。
场景崩塌,宁安被迫退出全息系统。回到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