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荡然无存——如坐针毡!最后那道函数与导数结合的题目,思路卡壳,算了三遍,答案都无比怪异,根本算不出一个像样的结果!时间一分一秒流逝,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交卷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我几乎是带着一丝解脱放下了笔。随着人流走出考场,耳边立刻充斥着各种哀嚎:
最后两题是人做的吗
倒数第二题第二问我完全没思路!
完了完了,这次120无望了……
听到大家普遍反映最后两题难如登天,我紧绷的神经反而松弛了下来——看来不是我一个人被难住了!这一波,是标准的众生平等!焦虑感顿时减轻了不少。
天哟,寒菊君,
肘击君哭丧着脸凑过来,像霜打的茄子,这一波数学怕是考不到120了!最后两题我几乎空白!
没事的肘击君,
我强打精神安慰他,要难大家都难!相信自己,你基础扎实,前面做对一样能拿分!再说,明天还有物理呢,那是你的强项啊!祝物理你考95,生物化学考80……
要是真能考这么多,
肘击君苦笑,我直接得吃了(高兴疯了)!我之前模拟考好不容易摸到580多的时候,物理才70出头……
那不是你那次多选策略失误,全错了吗
我揭他老底,哎呀,别想数学了,相信自己!物理才是你翻盘的战场!
但愿吧……
他的声音依旧没什么底气。
接下来的几天,在复习、考试、短暂休整的循环中飞逝。复习间隙,除了和同学互相打气、交流题目(或吐槽),我偶尔也会拿出速写本涂鸦几笔,缓解压力。物理考试还算正常发挥,波澜不惊。但英语考试简直是一场折磨——完形填空的选项像故意跟我作对,语境怎么读怎么别扭;七选五更是耗费了我整整十五分钟,反复比对,感觉每个空都有道理又都没道理,之前的五分钟解决只错一个的辉煌战绩荡然无存。化学的选择题也透着诡异,前面七个还算顺利,七分钟搞定,但越往后越纠结,选项间的界限模糊不清,时间被无情吞噬。新高考,果然名不虚传,这难度提升,真不是盖的!
最后一场,生物。初夏午后的阳光已经有了些许热度。开考后不久,一缕金灿灿的阳光,恰好透过窗户斜射进来,不偏不倚地落在我铺开的答题卡上。白色的答题卡瞬间被染上了一层温暖的橙黄色光晕,边缘泛着淡淡的青绿光泽,光影在纸面上跳跃、流淌。我一边审题作答,一边被这光影吸引,心头莫名涌起一阵温柔的感伤。
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的轻响。一个念头清晰地浮现:无论此次高考结果如何,无论分数高低,这条路,我应是不会再走一次了。复读这一年,已是命运额外的馈赠(或者说,是严厉的惩罚)。陶渊明的诗句悄然浮上心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是啊,最美好的年华,如同指间沙,无法重来。高中生活,似乎注定是青春最集中、最纯粹的绽放之地。而我的青春,因为这一年的续费,得以在这片园地多驻留了片刻。
然而,过了弱冠之年(二十岁),身处这个知识爆炸、技术迭代日新月异的时代,我时常感觉自己已不再年轻。如果不是因为复读,去年所学的某些知识,恐怕已被更新的浪潮拍在了沙滩上。这种被时代推着走的紧迫感,与校园里相对缓慢的时光,形成一种奇特的张力。
思绪又不由自主地飘向了那些如惊鸿照影般出现在我青春(复读这一年)里的身影:与我偶遇邂逅无数次的烟雨小姐,总是带着晨曦般清新朝气的晨曦小姐,气质如琼华般温润美好的琼华小姐,沉静如空谷幽兰的幽兰小姐,还有那仅有过几次短暂交集,眼神中却每每流露出若有似无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