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板砖立功
我们正是通路啊!”,
王承恩也不矫情,率先跨上了马车,崇祯随后也上了马车,不过上车之前愣是从刘二手里把菜刀扯了出来藏在衣服里。这可是穿越后打到的第一个装备,必须留着。
王承恩见车夫还没有动静,眼珠子一转。随手从布包里摸出五两碎银递给张大柱,并频施眼色。
张大柱立马会意,伸手向前探出窗外递与车夫道:“大哥,车上临时增加出两个人来,这五两银子你先收好,原本说好的十两银子到达通州码头后一并交给你,请放心。先赶路吧。”
车夫见钱眼开,“驾”,马车上路了。
“要是在寻常年份,这北京到通州的马车,一两银子也雇得下。现在流贼来了,这佣金也跟着水涨船高了,唉。”张大柱感叹道。
“何尝不是呢?兵荒马乱的,连活着都成为了奢侈。”
王承恩倒是有一搭没一搭地与张大柱聊着。在这个档口维持这来之不易的关系也非常重要,虽然有些话可能刺激到陛下,但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崇祯却是闭口不言,把大明帝国以及大明帝国的亿万百姓搞成这个样子,崇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为一个小农家庭出来的大学生,他现在根本没脸面对任何底层民众。
五十里路,车上连大带小载了五个人,还有一个车夫,马车自然是跑不快的,好在街道是石板路,倒也没有太慢。
一路上边走边聊。原来这张大柱是大通人士,后来建奴屡次入关劫掠,父母兄弟相继死于战乱。眼见着生活是没法继续下去了,六年前一路风餐露宿间或行乞竟是到达了北京城。
最后机缘巧合之下接手了一位老汉的豆花小食摊,凭着勤劳节俭,待客周全,几年下来竟是攒下了百十两家底,而且娶妻生子,俨然小康生活。
正筹划着退掉租住之处,在偏远一点的胡通买一处小院子将幸福生活继续下去得时侯,却又遇上了闯贼围城。寻思着人挪活树挪死,张大柱就再次踏上了南迁之路。
崇祯心道:这张大柱倒也是个机灵人。
后半段路程,车内已经睡得东倒西歪了,菜刀在手,安全感暴增啊!
经过一个时辰的车程,马车终于是到站通州运河码头了。幸运的是没有见到任何兵士,顺军没有,官兵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