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髓案(1)
烛,让光亮遍布整个屋内。
“之前答应过你的,重查玉髓案,现在我已经将当年的卷宗找出来了,只是有些疑点,想请教沈姑娘。
”“好的,我一定知无不言。
”“当年你父亲的罪名是谋害妃子,此事的缘由是你父亲发明了一例能够抵御浊气的药房,经过测试后确有其效。
然一名妃子喝后,却迅速浊气入体发狂而亡。
负责这名妃子的太医便是你父亲,于是沈家被抄斩。
”萧景珩的语气很平淡,沈青黛却做不到那么平静。
记忆中的父亲宽和温驯,待人友善,悬壶济世,她不相信父亲会做出害人的事情。
“但既然药方没有问题,为何会将罪名定在你父亲身上汤药会经过许多人的手到妃子嘴里,我查阅了当年的案例,只有沈家受罚,其他人并无牵连。
卷宗中并无证据说明这件事是你父亲做的,怎么如此轻易就做出决断。
”沈青黛有些恍然,当年自己被母亲藏起来躲过一劫。
官兵冲进来的凶狠和亲人的叫喊多年来一直死死拖着她,行走艰难。
当年之事沈青黛并无能力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因此并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件事。
“我……我也不是很清楚。
”“这么说我父亲是被冤枉的”沈青黛看向萧景珩,眼中泪光闪烁,充满希望。
让萧景珩想到了小时候的自己,也是这般可怜。
“目前看来是的。
此外,我还发现文渊候妻子的家就在沈家附近,他的妻子姓顾,你认识他们吗?”“顾这么说小时候家附近确实有一户姓顾的人家,似乎家里是当官的,祖父和顾家倒是有些来往,但我不太了解。
”“后来文渊候府出事了,顾家……便再也没了消息。
只听闻,一夜之间,人去楼空,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
”萧景珩的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细微的笃笃声,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
“文渊候获罪下狱,顾家作为姻亲,按理说难逃牵连。
但卷宗里,顾家被提及的极少,仿佛刻意模糊了他们的存在,只轻描淡写地以不知所踪带过。
这不合常理。
”萧景珩沉默片刻,似乎在消化这些信息。
窗外,雨声依旧淅沥,衬得屋内格外安静,只有烛芯偶尔爆裂的轻响。
“沈太医的药方,既能抵御浊气,为何会害死妃子?是药方本身有致命缺陷,还是有人在那碗汤药里动了手脚?”萧景珩的声音低沉,每一个字都敲在沈青黛的心上,“负责煎药、试药、呈送汤药的人,卷宗中语焉不详。
为何只揪住你父亲一人?仅仅因为他是主治太医?”他拿起桌上那卷泛黄陈旧的卷宗,手指划过上面冰冷僵硬的字迹:“这上面记载的所谓证据,漏洞百出。
妃子暴毙后,现场并未发现任何指向沈太医的直接物证,全凭几个宫人的片面之词就将谋害的罪名坐实。
更奇怪的是,你父亲甚至没有辩解的机会,沈家就被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抄斩了。
”沈青黛的呼吸急促起来,手指紧紧攥着衣角,指节泛白。
多年来深埋心底的冤屈与悲愤,被萧景珩条分缕析的质疑一点点撬开。
她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殿下……您的意思是……我沈家,是被人精心构陷?是替罪羊?”萧景珩没有直接回答,他的目光落在卷宗末尾一个模糊不清的朱批印记上,那印记的形状,他似乎在父皇御书房某些密档的封口处见过。
“构陷与否,尚需铁证。
”萧景珩放下卷宗,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但疑点重重,足以重启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