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已经红了,但她一点泪都不敢落下来。
师家败了,家人远在滇南生死不知,她已经没有可以依靠的东西了,即便她心中委屈,即便觉得难过,也不能哭出来。
她抬头,天很黑,没有一颗星星,风一下一下往骨头里钻,冷的刺骨。
师久久却不愿回去,那是却衍的地方,这里到处都是却衍的地方。
天下之大,竟然没有一个地方能让她栖身,让她躲藏。
她慢慢走出了乾元宫,朝着不知名的方向走,一直到没力气了,才在一座偏远的宫殿里停下来,在寒风里靠着墙角坐下来,慢慢抱住了膝盖,将脸埋了进去。
只一小会儿就好,她只需要休息一小会儿就好。
她抬手揉了揉脸颊,只有五年的时间,=等到出宫就好了,见到家人就好了……
良久,师久久才站起来,摸着黑往回走,却不防备一出宫门,就看见一盏灯笼正在宫道上,发出略显黯淡的光。
她一怔,往周围看了看,没有别人,可她仍旧开了口:“出来吧。”
于是就有一个模糊的人影从黑暗中出来,那人穿着青色长袍,披着白色的斗篷,一张脸算得上清俊无比。
那人目光复杂的看着她:“师姑娘”
师久久愣在了原地,她只以为是宫里面有人可怜她,却没想到那人会是祁砚。
当年的师家名声在外,前来求学者不计其数,其中有两人最为出名。
一是却衍,如今登基为帝;二是祁砚,翰林院中最年轻的学士。
世人皆知,翰林院是登天梯,大周开朝百年,共有七位内相,每一任都出自翰林。
所以祁砚不只是最年轻的大学士,还会是未来大周最年轻的内相。
师久久不免有些难堪。
在落魄的时候看到旧人,总是又两分难堪在身上的,但师久久脸上并没有展露出来,而是淡笑两声说:“祁大人怎么会深夜滞留宫中?”
祁砚打量了她片刻,才叹了口气回答道:“是太后命我为晋王师。”
晋王是太后的养子,年方十岁,生母不详,倒是十分得太后宠爱,先前便有传闻说太后要为他选一位德才兼备的先生,没想到最后选了祁砚。
只是晋王顽劣,课业从来不上心,祁砚估计是受他牵连,才会滞留宫中。
“既然如此,就不打扰大人了。”
师久久转身就要离开,但祁砚却快步追了上来,手里还提着那盏灯笼:“师姑娘,天黑路险,拿着吧。”
师久久迟疑着没动弹,祁砚知道她的顾忌,声音温和的说道:“都是宫里的东西,不妨事。”
“多谢大人。”
师久久迟疑的伸手接了出来,随即拿着灯笼慢慢走远了。
祁砚却愣在原地没有动,眼神中带着若有似无的哀伤:“若你过得如此不好,那我便不能只看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