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大阿哥被抱到乾清宫上朝了才会这么着急。
“皇后娘娘说的是。
万岁爷圣心独运,自有其深意。
”马佳氏前些年丧子后最近又有了个格格,她也是宫里的老人了,素来不争不抢的,此时也乐意替皇后说说话,留个面子情。
这时,坐在惠嫔下首的格格李氏捏着绢帕掩了掩唇,声音带着几分刻意的轻柔:“大阿哥得万岁爷如此青眼,自然是天大的福分。
只是……”她顿了顿,眼波流转,状似无意地扫过众人,“臣妾倒是想起,这大清开国以来,除了年幼登基的世祖爷由摄政王辅政时在御座上坐过,可从未听说有哪位阿哥在如此幼龄便被抱上乾清宫正殿,亲临朝堂议政啊。
这……这份恩典,当真是前所未有。
”仪芳看了过去。
李氏是宣府总兵官刚阿泰之女,她本是汉族,祖父李永芳为第一个投降后金的明将,在清太祖、清太宗时期屡建战功。
努尔哈赤为表彰其忠诚,将贝勒阿巴泰之女嫁与为妻,所以李永芳也被称为“抚西额驸”。
李氏之父刚阿泰为李永芳第三子,顺治五年担任宣府总兵官,属汉军正蓝旗旗人,皇上召她入宫也有着政治考量。
她的身份敏感,入宫自然也是带着承宠的目的来的,如今她入宫还没几月,大哥的地位让她有些心急了。
殿内的细小声音因着她这话戛然而止。
后宫之中不是每个妃嫔在娘家时都受过诗书教育,可察言观色是每个女子天生的敏感。
方才的纳喇氏还能说句争风吃醋,李氏这话就有些上纲上线了。
李氏说完话后才反应过来,可皇后不开口,她再开口就有些欲盖弥彰了,一时之间有些骑虎难下。
仪芳放下茶盏,不慌不忙的用斤帕擦了擦嘴角:“妹妹在闺阁中想必没少听父兄议事吧?连这等前朝旧事都记得清楚。
不过……”李氏敢说这种诛心之话,祸害她的承祜,那就别怪她不客气了。
她冷笑一声:“万岁爷行事,自有圣裁深意。
带皇子体察君父辛劳,知晓江山社稷之重,此乃天家教养之道,亦是万岁爷身为人父的慈心。
至于‘前所未有’……本宫倒觉得,这正说明万岁爷不拘泥于陈规旧例,是圣心独运。
妹妹以为呢?”她的话四两拨千斤,拉出万岁爷堵住话头。
李氏讪讪应着:“皇后娘娘教训的是,是臣妾见识浅薄了。
”她有些后悔走了这步棋,被皇后如此下了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