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攻
手掌按着眉心,慢慢闭上眼。
这时候真想靠着忆芝躺会。
想完自己又笑了,忆芝这会儿也在上班。
她早上出门时还在说,要是能缩小了,藏在口袋里陪自己来公司就好了。
她还在,就不算全军覆没。
周五下午的大会议室里灯光明亮,ppt上的估值模型与融资节奏正在逐页演示。
刘助理坐在靳明后侧,手里拿着ipad,时不时凑过去耳语,看上去像是在补充会议之外的业务,其实是在念大屏幕上的关键信息。
接下来的议题——“阶段性融资与是否重启ipo进程”。
这一天靳明早就知道会来,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根据我们对2025年行业趋势的判断,窗口期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关闭。
海外竞对这两年发展得非常快。
咱们拿着现在的估值不走,之后就可能走不了。
”发言的是□□知,典型的风投代表,说话一贯精准、理性、不带情绪。
他没有指名道姓,但在场每个人都明白这话是对谁说的。
靳明点了点头,语气平和:“模型我看过,融资团队辛苦了。
但现阶段,我们有更重要的方向。
”他翻过一页,视线落在数据图表上:“第四代视觉捕捉算法的迭代、肌肉微动作识别在医疗场景的深度应用、弱情感模型的自学习……”“让机器通过视觉和神经网络理解人类的表情和底层情绪,靠的是时间,不是市值。
”对面的人互换了一下眼神,有人低头翻文件,有人掩饰着喝水。
这场会议,看似是探讨,实则是试探。
但靳明心里清楚,他们这次不只是试试。
“靳总。
”□□知话音刚落,于智诚就接了话。
他是婉真二叔的独子,代表的是如今于家在公司的话语权。
“我们理解您坚持长期主义,我大伯之前也常讲,‘科技是一场马拉松’。
但很多事情……也得考虑同行人的节奏。
”他语速不快,态度看似谦和,实际却已经划出分界线——马拉松陪跑到此为止,这条赛道,该提速换方向了。
靳明没接话,目光移向会议桌另一侧。
白屿晨正翻着手边资料,脸上挂着职业性微笑,既不附和,也不反对,看似中立,实则对前两位开场的配合颇为满意。
“屿晨,”靳明开口,直接点名,“你怎么看?”白屿晨抬头,像刚被叫回神:“我觉得黄总和于总……说得也有道理。
前期我们做研发、做责任,烧钱,是必须的。
”“但现在,市场教育差不多了,企业形象也立住了。
最现实的问题是……融资窗口确实存在。
”他顿了一下,似乎斟酌着措辞,像真有些犹豫。
“其实现在很多老员工也在问,期权的事。
”话虽轻,落下却像一枚石子,砸进会场的水面。
“老员工在问?”靳明笑了一下,轻声反问。
“也不是多有组织,就是不少人在私下聊。
”白屿晨也笑,“你要是觉得这条路走不通,我就去把话压下来。
”“但我个人觉得,还是该给员工们一个明确的回应。
”他话说得滴水不漏,靳明若再不表态,那就算白屿晨不反,底下的员工也是要反的。
靳明没回应,只是翻着手里的ppt,动作不快,像在看后续的内容。
其实他一个字都看不清,手里的ipad在led灯光下像shi润的玻璃,反光刺得他头发晕。
他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