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章 保密管理
的工业基础和实际需求,重新设计一款更适合我们生产和使用的‘华夏版’喷气式教练攻击机!”
“哗——”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和议论声。
“捐钱还捐技术,连人都愿意回来亲自干?
怎么一下子转变这么快?!”
“这……这是真的吗?
要是这样的爱国华侨多几个,我华夏复兴指日可待!”
“这位陈天宇工程师,当真是……当真是……”
有人激动得一时语塞,只能用“赤子之心”来形容此刻澎湃的心情。
段局长的心脏砰砰直跳,巨大的惊喜让他一时间有些眩晕。
他努力稳住心神,问道:
“陈家……有没有提什么条件?无偿捐赠如此巨款和技术,总该有些诉求吧?”
“提了,”冯主任点头道:
“陈先生说,他们家三房原本有两子,二子陈保国在抗战中为国捐躯,如今只剩下陈天宇这一根独苗。
而且,陈家在香江的产业发展,很多关键决策都依赖陈天宇的规划和眼光。”
段局长的心微微提起,果然还是有条件的。
“所以,”冯主任接着说道:
“陈家希望,陈天宇在国内工作期间,每年能够允许他回香江几次。
一来可以回家尽孝,时不时陪伴一下年迈的父母;
二来,也能抽出点时间,为家族的生意出谋划策,稳定后方。
他们把姿态放得很低,说是‘恳请国家体谅’。”
听到这个条件,段局长和在场的其他人都松了一口气。
这完全是合情合理的要求,甚至可以说是人之常情。
与陈家巨大的付出相比,这点要求简直微不足道。
“应该的!完全应该!”
段局长当即拍板,语气斩钉截铁,充满了对陈家无私奉献的敬意和感激。
“陈保国在抗战中为国牺牲,是我华夏空军有名的烈士。
陈家为国家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我们不能寒了爱国侨胞的心!
别说一年回去几次,就是探亲假、事假,我们都应该优先保障!”
段局长激动之余,还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补充道:
“不过,老冯,丑话要说在前面。
航空工业,尤其是涉及到具备作战能力的教练攻击机,这属于军工范畴,保密要求极高。
陈天宇同志加入进来,自然要遵守我们的保密纪律。
长期、完全自由地往返于香江和内地之间,恐怕确实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和流程上的要求。
这一点,我们需要向陈先生解释清楚。”
这个潜在的“困难”刚刚提出,冯主任就带来了陈子瑞的后续建议:
“老段,关于保密问题,陈先生也考虑到了。
他提了一个想法,他说,据他了解,我们现在不是引进了大量的苏联专家和工程师吗?
他们当中肯定也有一部分参与了涉及军工保密的援助项目。
陈天宇同志在遵守保密纪律方面,能不能参照这些苏联援建工程师的管理办法来执行?
既能确保国家机密安全,也能在必要时,经过审批,允许他进行有限度的、受控的国际旅行?”
“参照苏联专家的管理办法?”
段局长眼睛一亮,这个提议非常具有建设性!
苏联专家管理条例是现成的,相对成熟,既有严格的保密规定,也确实存在因工作需要或特殊情况往返莫斯科的先例。
将其套用在陈天宇身上,既解决了保密难题,又回应了陈家的合理诉求,还体现了对这位特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