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014章 国际合作
    “这个提议好!非常可行!”

    段局长当即表示赞同。

    “原则上我看没有问题!

    这样做既能保证项目安全,又能体现我们政策的灵活性和人情味。”

    冯主任补充道:

    “陈先生说了,只要这个管理办法能定下来,明确陈天宇在国内需要遵守的具体纪律条款,他那边就会尽快安排陈天宇动身回国,配合教练机的研发工作。

    至于捐赠的款项,他们早已准备妥当,随时可以汇出,只等国家指定接收方式。”

    送走了带来惊天喜讯的冯主任,段局长不敢怠慢。

    他深知此事意义重大,特别是将一位背景特殊的华侨工程师按照“外援专家”标准进行管理,这需要更高层级的批准。

    他立刻整理了情况报告,着重强调了陈家的巨大贡献、陈天宇的关键技术价值以及参照苏联专家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亲自向主管上级进行了汇报和请示。

    由于情况特殊且意义重大,批示很快就下来了。

    同意航空工业局的建议,在严格遵守保密条例的前提下,可参照对等重要的苏联专家标准,对陈天宇同志进行管理,并酌情批准其必要的、经过审核的赴港行程。

    得到肯定的回复,段局长心中的一块大石彻底落下。

    他立刻让冯主任将这个好消息通知了香江陈家。

    香江那边,陈天宇在得知具体管理办法得到批准后,立刻做出了回应。

    他表示,希望国家能尽快利用捐赠的款项,采购一批项目急需的关键设备和材料。

    他本人也将尽快处理好在港事务,早日回国参与研发工作。

    言语之中,充满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投身建设的热情。

    很快,陈家承诺的第一笔巨额捐款便通过特殊渠道汇入了国家指定账户。

    航空工业局如获至宝,段局长亲自挂帅,迅速组织起一支精干的设备采购考察团。

    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根据陈天宇提供的、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初步拟定的设备清单,前往对华友好的国家采购。

    这里面的重点考察和采购对象,当然就是工业基础雄厚的苏联。

    考察团带着明确的指向性需求在苏联进行考察时,他们的行为很快引起了苏联工业部门一些技术人员的注意。

    在一次与苏联航空工业部某设计局的交流中,苏方代表好奇地询问:

    “达瓦里氏,我看你们这次采购的设备清单,指向性很强啊。

    现在华夏和我国的援建项目不是正在谈吗,到时候按照我们提供的清单来采购才是最节省资金的办法。

    难道你们是在……研发什么新项目吗?”

    华夏的设备采购专员牢记纪律,滴水不漏地回答道:

    “达瓦里氏,想来你应该知道我国百废待兴,我们需要大量的设备来恢复和建设我国的航空工业基础。

    这些设备都是根据我们专家评估后认为当前急需的。

    至于具体的项目规划,这涉及到我们局里的统一安排,我这个层级并不太清楚,也没有相应的权限对外说明。”

    他巧妙地将问题挡了回去,并暗示对方:

    “如果贵方对我们的航空工业发展规划感兴趣,或许可以通过更正式的渠道,向我们的航空工业局进行了解。”

    苏联方面虽然碰了个软钉子,但心中对华夏可能的神秘“项目”,提起了不少关注。

    他们隐约感觉到,华夏方面似乎在航空工业上的人才,并不像他们想的那么少。

    然而,就在航空工业局紧锣密鼓地推进设备采购和技术准备工作,陈天宇也安顿好家里,即将启程回国之际华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航空军工1950简介 >航空军工1950目录 > 014章 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