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章 多用途
计的顶尖机型相媲美。
它或许能够在多个方面性能不错,但换个说法来描述就是,它在多个方面的性能可能只是‘够用’。”
格列维奇安静地听着,时不时点点头,表示他理解这种基于国情的需求。
陈天宇继续深入:
“但是,对于国防预算不那么宽裕的国家,尤其是一些刚刚起步发展自身航空工业的友好国家而言。
这样一款‘万金油’式的飞机,凭借其相对均衡的性能、更低廉的采购和维护成本,以及更广泛的任务适应性。
我认为反而可能更受欢迎,也更实用。”
陈天宇说到这里,话锋再次一转,强行将话题与当前的合作联系起来:
“格列维奇同志,我认为,这款多用途三角翼战斗机的研发和生产,完全可以参照我们当前正在合作的中级教练机项目的模式来运作。
由苏方提供核心技术支持,特别是先进的发动机,而华夏则可以承担主要的生产制造任务。
或许在未来,可以将其作为一款符合‘经互会’框架精神的产品,向其他兄弟国家推广。”
这番话,无疑再次触动了格列维奇。
将一款潜在的新型战斗机项目,也纳入到“国际分工合作”的成功样板中。
这其中的政治意义和潜在的经济利益,可比中级教练机项目大多了。
而且,陈天宇特意强调了与米格系列空优战斗机的定位差异,也部分打消了格列维奇对于“内部竞争”或“技术路线干扰”的顾虑。
格列维奇的眼神闪烁着,显然在快速评估陈天宇这番话的分量。
“你的想法……很有启发性,陈。”
格列维奇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和激赏。
“我会将你的这些构想,原原本本地向上面汇报。”
……
当天下午,格列维奇便将与陈天宇的谈话内容,以及他个人对陈天宇技术洞察力和战略眼光的评估,整理成一份详细报告。
第一时间递交给了航空工业部的领导,并抄送了相关的决策机构。
莫斯科的决策层,在收到格列维奇的报告后,迅速展开了内部讨论。
内部讨论的核心议题非常明确:
是否要向华夏方面,进一步开放苏联下一代航空发动机的关键信息?
是否要与华夏方面,在新型战斗机的研发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
一位身形魁梧的军方代表首先发言:
“同志们,朝鲜半岛的局势,我想不必我再多言。
华夏同志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已经向全世界,特别是向美帝国主义,清晰地表明了他们的坚定立场。
他们是我们可靠的盟友。”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
另一位主管经济的官员接过话头:
“确实如此。
而且,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自从朝鲜战场的交锋开始后,美国驻日本的占领军司令麦克阿瑟,已经下令允许日本组建所谓的‘警察预备队’。
同志们,这不仅仅是‘预备队’那么简单,这是美国试图重新武装日本,将其打造成远东桥头堡的明显信号!”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警惕。
“情报部门的最新报告显示……”
一位情报系统的高级官员补充道:
“美国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日本发放军事及工业订单。
初步估计,这些订单的总金额,很快就会接近甚至超过当年他们在欧洲推行的‘马歇尔计划’的总额。
要知道那可是130亿美元!
如果朝鲜战场上的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