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056章 阶段性成功
    “说不定,它就能成为朝鲜战场上的一名奇兵!”

    王浩更是大胆地畅想起来。

    “用我们自己设计、自己参与制造的飞机,痛击敌人,我光是想想心头就是激动!”

    老成持重的张工提醒道:

    “大家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军事装备的投入使用需要非常谨慎。

    原型机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完成所有既定的试飞科目。

    不过,如果性能优异,未来战场确实是检验其价值的最好舞台。”

    就连一些平时比较沉默的苏联工程师,此刻也加入了讨论。

    瓦西里这位负责结构强度的工程师说道:

    “从理论数据和设计指标来看,这款飞机的攻击潜力不容小觑。

    如果能通过严酷的实战检验,那它的名声就打响了!”

    陈天宇静静地听着大家的讨论,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朝鲜战场的胜利,以及将自己亲手参与设计的战鹰投入保家卫国战斗的共同愿望,如同催化剂一般,将团队的激情彻底点燃了。

    这种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怀和对技术成功的渴望,是任何空洞的口号都无法比拟的强大动力。

    陈天宇清了清嗓子,说道:

    “同志们的想法很好,这也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一款优秀的飞机,不仅要在训练场上培养出合格的飞行员,更要在必要的时候,能够成为保卫和平的利剑。

    现在,战局进入相持阶段,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松懈。

    恰恰相反,我们更要抓紧时间,拿出过硬的产品。

    我们手中的每一张图纸,拧紧的每一颗螺丝,都可能关系到未来战场上的主动权!”

    陈天宇的话语掷地有声,让原本就高涨的研发热情如同火上浇油,燃烧得更加旺盛。

    在这样高昂的士气鼓舞下,原型机的制造工作仿佛也注入了灵魂。

    每一个环节都异常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而作为飞机“心脏”的vk-2涡轮喷气发动机,其开发和测试工作,也在鲍里斯·彼得罗维奇工程师领导的克里莫夫设计局团队手中,如期通过了所有的验收标准。

    首批用于装配原型机的vk-2发动机,按时交付到了米高扬设计局的试制工厂。

    这在苏联的航空史上,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要知道,苏联的研发模式是飞机和发动机配套研发,“飞机等发动机”几乎是苏联航空研发领域的常态。

    许多雄心勃勃的飞机项目,最终都因为配套发动机的研制滞后或不达标而功败垂成。

    vk-2发动机的顺利诞生,无疑为整个中级教练机项目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当金属本色的第一架原型机送进静力试验厂房,安装好测试设备开始测试时,所有参与项目工程师的心都提起来了。

    静力试验是飞机研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静力试验装置将按照设计载荷,对机翼、机身、尾翼等关键结构部位施加力,以验证其结构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这是一个“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考验,一旦结构在低于设计载荷时就发生破坏,那将意味着整个设计的重大缺陷,甚至可能导致项目推倒重来。

    厂房内安静得落针可闻,只有数据记录仪器发出的轻微声响和负责操作的工程师们低沉的口令。

    陈天宇、陆小鹏、张工、刘工等华夏工程师,与格列维奇、沃尔科夫、伊戈尔等苏方专家并肩站立,目光紧紧锁定在那架崭新的原型机上。

    随着加载装置的压力缓缓提升,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七十,百分之九十……机身发出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航空军工1950简介 >航空军工1950目录 > 056章 阶段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