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063章 面对现实
、风险也最高的动力系统研发阶段。”

    陈天宇顿了顿,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始分析手头仅有的几款发动机信息。

    “目前,我在苏联能够深入接触到,并且技术上相对成熟的喷气式发动机,主要就两款。

    一款是我们中级教练攻击机上使用的vk-2发动机,另一款,就是米格-15战斗机上的vk-1发动机。

    如果我们直接在现有教练攻击机的基础上,进行放大设计,换装单台vk-1发动机,飞机的动力确实会有显著提升。

    但正如我之前所说,这只能算是‘有限提升’。

    最终载弹量和火力上的提升,相对中级教练攻击机来说,产生不了质变。”

    空军的领导们默默点头,这个方案的局限性他们已经有所了解,显然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那么,第二个方案,就是采用两台vk-1发动机,来设计一款全新的、重型的对地攻击机。”

    这个提议让领导们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一丝光亮。

    双发!这意味着推力直接翻倍,更强的动力意味着更厚的装甲、更多的燃油和更多的武器挂载。

    然而,不等这份期待发酵,陈天宇便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两台vk-1发动机,总推力超过五十千牛,这确实能为我们提供一个非常强大的动力平台。

    但是,这样一来,我们设计出的飞机,其尺寸、重量和作战定位,就和苏联方面的伊尔-28前线轰炸机,产生了严重的性能重叠。”

    这个名字一出,会议室里的气氛再次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座的空军领导们,几乎都参与过对这款苏制前线轰炸机的评估和讨论,对它的性能数据了如指掌。

    见在场领导都意识到这点后,陈天宇继续说道:

    “我相信空军早就派专家去苏联进行过考察,对于那款飞机的作战性能,应该比我更清楚。”

    他停顿了一下,给众人留出思考的时间,然后继续分析道:

    “我虽然不清楚苏联什么时候会向我国出口这款飞机,但从目前苏联方面的态度来看,最多也就花费一到两年的时间。

    注意,这并非我个人臆测!

    因为据我在苏联了解到的信息,有不少华约国家也在向苏联要求进口这款前线轰炸机,苏联的回应都比较积极。

    而且,伊尔-28毕竟属于轻型轰炸机的范畴,并非战略武器,其出口申请相对也更容易得到批准。”

    陈天宇的一番话,直接就点明问题的核心,让参会领导们都开始思考双发vk-1方案的必要性。

    在简单的交流后,原本因“双发vk-1”方案而燃起的热情迅速冷却。

    如果能够直接引进的伊尔-28,为什么还要投入宝贵的资源和人力,去重复研制一款性能相近、定位重叠的飞机呢?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航空军工1950简介 >航空军工1950目录 > 063章 面对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