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章 火力压倒一切
段局长的问题让会议室内热烈的气氛一下子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陈天宇身上,期待他给出个肯定的回复。
在大家目光聚集过来的时候,陈天宇露出思索状。
其实在段局长提出问题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思考。
按照他原本的计划,中级教练攻击机只是用来锻炼队伍的机型。
接下来,他确实还会规划一款载弹量更大的对地攻击机。
这款飞机将以米格-19的rd-9涡喷发动机为动力核心。
这样不仅能与未来会引进的米格-19共享后勤体系,极大减轻国家的维护压力。
更重要的是,在陈天宇看来,rd-9的性能潜力不错,完全可以在这个的基础上开发中型发动机。
说到具体的方案,陈天宇这时其实还没有定,因为他并不确定哪个能够说服空军采用。
第一个方案,参照的是道格拉斯公司那款经典轻型对地攻击机——a-4“天鹰”攻击机。
【a4攻击机】
那是一款将“极简主义”和“高效能”发挥到极致的杰作。
其结构简化到了极致,用极低的生产成本,实现了惊人的挂载能力和可靠性。
正是因为其用低成本实现了不错的性能,这款对地攻击机受到了不少用户的青睐。
在原时空,除了美国以外,不少国家都曾经装备过这款飞机。
这款对地攻击机的总产量高达2960架。
如果参考这款机型,即便rd-9的早期型号推力稍逊,陈天宇也有信心实现25吨以上的有效载弹量。
要是真搞出来,这款小巧精悍的攻击机必将成为华夏空军的利刃。
除了满足自身需求外,这款攻击机还能作为“相互援助”的拳头产品。
即便是华夏坚持无偿援助,也为国家换回急需的资源和技术。
而第二个方案,则更加大胆,也更符合华夏原时空的国土防空战略。
这个方案就是参照歼十二的轻型超音速战斗机的定位,用新理念研制一款轻型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
【歼12】
要知道,在1975年之前的这段时间内,依托于地面雷达引导和机场起降的防空作战理念下。
这样一款轻巧、爬升快、成本低的“机场保卫者”完全够用。
它不需要太远的航程,却能迅速抵达战区,完全可以用速度和火力构建起一道低成本防空火力网。
为了让这款机型能够长期服役,降低空军装备支出,陈天宇在设计之初就打算融入多用途理念。
当未来防空理念改变,这款轻型超音速战斗机就能无缝转变为超音速高级教练机或轻型对地攻击机,继续发光发热。
同时对于那些经济拮据的兄弟国家而言,这样一款“买得起、用得好”的超音速飞机,无疑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在陈天宇看来,这两个方案,一个稳健务实,一个着眼未来。
对技术、经济和战略进行了通盘考量,完全是当下最优的两个选项。
然而,段局长那石破天惊的一句话,将他所有的精妙构思瞬间推翻。
a-3发动机!
这可是个大家伙,用在图16重型轰炸机还行,拿来搞单发重型攻击机就有一点太大个头了。
陈天宇的脑海里再次回想起它的数据:
超过八十千牛的巨大推力,但也意味着超过一米三的巨大直径,和31吨的重量。
用它来造飞机,小巧、轻盈、极简这些词汇将彻底绝缘。
歼十二的路子,被这庞大的机体尺寸直接堵死。
a-4“天鹰”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