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吹皱一池春水 (求追读!万分重要!)
吹皱一池春水
(求追读!万分重要!)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春暖花开。
五年的时间,会发生很多事情,也会改变很多事情。
就比如固安村的路,于两年前,宋家出钱重新修整了一遍。
路过牛车压着三合土路面,发出“咯吱”轻响,白发苍苍的老汉蹲在村口功德碑前咂嘴:
“宋老爷家出了七百两银子,雇了咱全村劳力干了仨月……这路,能用到孙辈哩!”
“没想到咱老汉的名字,临了临了,没刻在坟前,反倒先上了这功德碑。”
此时,一名俊朗少年,自村中走出。
面如冠玉,眉清目朗。
哪怕城中大户见了,也得称赞一句:“好一个神秀少年郎!”
村口老汉正拿袖子小心擦去功德碑上的灰尘,看着石碑洁净如新,不禁咧嘴露出年迈稀疏黄牙。
转头见少年过来,老汉连忙躬身行礼:“小宋少爷,这是要进城?”
少年正是如今十三岁的宋念守,身姿挺拔,几乎不亚于寻常成人。
得益于宋家家风,即便面对自家佃户,宋念守也是颔首回礼:“不进城,到镇上巡视一番。”
老汉佝偻着腰,目光追着少年逐渐离去的飘然背影,嘀咕着:“宋老爷积德哟……小少爷这般人品,又聪明的很,将来怕比贺老爷还厉害,要中状元哩!”
风吹过功德碑上一行行字样,硕大“宋”字,排在头一位,在阳光下亮得晃眼。
五年里,朝廷赋税日渐加重。
田税,丁税,都比先前增加了一倍不止。
原本还想着再坚持坚持的农户,终于放弃希望,把地全卖给了宋家。
不光是农户,就连家中人口数十的地主李家,也将八十亩地全卖了,换取宋家帮忙承担相应田税和丁税。
如今固安村六百多亩良田,宋家独占三百九十亩。
手里还拿着田产的,只剩下马家,许家,江家,以及贺周知的二十七亩,合计二百五十七亩。
据说马家和许家也有点扛不住了,若赋税再增加的话,可能也打算将田产卖了喘口气。
至于江家,这几年惊雷手江云庆的名字,在江湖上也算有了名气。
武道
吹皱一池春水
(求追读!万分重要!)
壮汉说着,便抬起砂锅大的拳头,对着伙计迎面砸去。
以他的力气,这一拳砸实在了,伙计满嘴牙都要被打掉。
就在这时,一只手掌自旁边探来,握住了壮汉粗大手腕。
手掌白净,手指修长,看似纤细,却让壮汉动弹不得。
“谁敢来管老子的闲事!他娘的,活腻歪了!”
壮汉骂着,扭头看去,只见一俊秀少年,正是宋念守。
混元无极桩功,宋念守已练了十年,配合太玄真武卷的铁树生根。
任由对方换了双手如何用劲,都岿然不动。
那壮汉铆足了全力,终于见宋念守身子一晃。
他似乎明白惹了硬茬子,语气当即软化下来。
“小兄弟一身力气,我服了,但为何要多管闲事!”
好不容易喘匀气的伙计,立刻喊出声来:“这是我们宋家小少爷,莫以为只有你厉害,我们家少爷也是练武的!”
宋家的人会武道,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壮汉听的脸色微变,迅速挂上笑容:“原来是宋家小少爷,我只是好喝酒,一时情急……”
宋念守没有要放开他的意思,声音清朗,好听的让路过女儿家都不断看过来。
甭管情窦初开,又或是同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