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壶
沈钰在巷口摊位边支起一张新桌,特地铺了干净帛布,桌上摆着小陶壶、雪花酥与桂花糕,每壶花影清酿酒身上都系了细红绳。
“姑娘,这酒闻着真香,真是花酿的?我咋没瞧着里头花瓣呢?”卖绣线的吴娘子凑上来,语气里透着一丝好奇。
“是也不是,”沈钰切开一块米糕,“花瓣晒干,入曲发酵时自然生香。
”吴娘子尝了一口,啧啧赞叹。
“姑娘,你这手艺在这摆摊真是可惜了。
”沈钰轻柔一笑,不作回答。
她也想尽快盘下店面,省得每次都要带着东西摆摊。
只是,她这些天打听过城里的铺面,银钱还差上一些。
今日带的花酿不多,总共六壶。
不到一个时辰,便卖了个干净。
这一个月她坚持出摊,先是卖米酒,之后也做小点心,打出点名气,还有了不少回头客,收入算稳定的。
“姑娘,这酒怎么卖?”一道温和的女声忽然响起。
来人是一位着湖蓝褙子的少妇,头戴珍珠钗,年约二十四五岁,容貌端庄,身后还跟着一个小丫鬟。
她走近摊子,仿佛只是随意一瞥,目光却精准地落在那空酒坛上。
“夫人若不嫌弃,还有这盏试酒残液。
”沈钰利落地倒了小半盏递上。
女人抿了一口,唇边浮出一丝惊喜,轻轻“咦”了一声,半晌才道:“这酒……入口温软,初不觉有酒意,竟是在舌根回香。
你是动了心思的。
”沈钰略有诧异,目光微顿,随即笑道:“夫人舌头灵。
”“这酒唤作何名?”“花影清酿。
”女人嘴角一翘:“听着就雅。
姑娘,可愿替我做一壶生辰酒?我想邀闺中姐妹共饮。
”沈钰一愣,旋即一笑:“若夫人不嫌小户寒碜,自然应允。
不知夫人什么时候取酒?”那妇人从袖中掏出一个绣着白鹭兰草的荷包:“妾夫君姓赵,在县衙做些笔墨案牍。
酒要六月初五,今日先付赏银,若酒好,再添重谢。
”沈钰接过荷包,略一掂量,心头一喜。
“香气淡雅些就好。
”赵夫人收回目光,唇角仍带着几分笑意,“到时送到赵府便可。
”目送赵夫人离去,沈钰将荷包贴身收好。
吴娘子凑近来,艳羡不已:“来大生意了啊,这赵夫人可不一般。
”“哦?姐姐知道?”“赵夫人娘家是开林记绸缎庄的,在咱这边几个县都有分号,早些年还跟州府那边的官家做过生意哩。
她亲兄弟如今在府里当库吏呢。
”吴娘子压低声音,又道:“嫁得也不差,赵大人是县衙里的笔帖式,能写能断,听说连县太爷拟折子都要请他过目。
前阵子才听说他要升主簿,眼看着就是正经的九品官了。
”沈钰若有所思。
她没想到,自己居然还能做到官太太的生意,这可是一次宣传她酒的好机会。
……太阳偏西,摊子收拾停当,沈钰把坛盏利落收入箩筐,推车离开巷口。
天边只剩一点薄光,一道瘦瘦的影子正蹲在门槛边,手里拿着根小木棍,在地上一笔一划地划着什么。
“铭哥儿?”那影子一抬头,果然是沈铭,嘴角有点肿,眼角还挂着点灰。
“姐,你回来了!”他咧嘴一笑,刚站起身来,脸上一抽,倒吸一口冷气,“嘶……”“你脸怎么了?和人打架了?”沈钰脸色一沉,赶紧把箩筐放下,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捧起他的小脸仔细查看。
“我……没啥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