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章 使者宁秋
    穆宁秋在钱州城南二十里的凤凰山码头,下了客船。

    前日,在北边的徐州,守候的属下告诉他,长史大人一行,已顺利抵达越国的都城钱州,入住鸿胪会馆,越国的接洽礼仪十分周到。

    女帝的召见,则定在六月十六。

    看起来,这次西羌与越国的和亲,不会出什么岔子。

    “你去鸿胪会馆禀报长史,我改水路南下,至多四五日,也就到钱州了,不会误了越国皇帝的召见。

    如此,我可将越国最为富庶之地的情形,看得仔细些,有样学样地记下来,咱们回西羌,可以照着做。”

    属下领命而去。

    这些羌人同僚,自然不晓得穆宁秋心底的真实盘划。

    他找了陆路改水路的借口,多费几日脚程,其实,是想找一个人。

    说不清是故人、还是仇人的人。

    此际,北地胡商打扮的穆宁秋,一踏上钱江水关外的平地,只见迎面奔来好几位大婶子和小媳妇。

    她们操着温声软调的越国话,伸出戴着银镯的手,来拉穆宁秋的袍袖,推销自家的客栈。

    她们身后,挤挤挨挨等着运人运行李的骡车,也很有一些,是坐姿金马大刀的女车夫。

    穆宁秋心道,刘昭到底是行伍出身,坐了龙椅后,越女们不必尽数被囿于后宅。

    瞧这些出来行走码头的妇人们,虽然语气是莺莺燕燕的柔悦,但面上的江湖练达之色,竟完全不输草原行国、民风彪悍的西羌女子。

    穆宁秋于是向诸人还礼,选中一位岁数与自己母亲相仿的紫衣大婶。

    余下的拉客者,也不多纠缠,自往陆续靠岸的船边,去寻新客。

    紫衣大婶见穆宁秋虽姿容俊朗、服饰体面,却与寻常往来的商贾不同,似乎并不怎么稀罕年轻俏美的小媳妇,而是相中了自己这大岁数的人。

    大婶未免喜意盈xiong,引着穆宁秋坐上骡车后,便热情地介绍起钱州风物来。

    穆宁秋安静地听完,才开口问道:“水关外的这个镇子,可有卖酱鸭酱肉的铺面?”

    紫衣大婶不假思索道:“有哇,樊大娘的哙活鸭,是咱镇上顶好的酱货店。”

    穆宁秋被这个“樊”

    字激得心头一跳,面上却仍是不动声色:“哦?怎么个好法?”

    紫衣大婶越发眉飞色舞道:“先讲鸭子,她家选的是我们叫‘鸭中西施’的钱江麻鸭,而且必须是南岸那边送过来的。

    那边的鸭子,吃的水草螺蛳小鱼,和城西城北的不一样,肉质就大不同。

    再讲酱料,樊大娘是绍州人,这几十年,只用她老家乡亲运过来的酱油,应该是那边的水和豆子,比我们钱州本地的还好。

    至于酱料里的其他秘方,我们就不晓得咯。”

    穆宁秋咂摸着紫衣大婶的话。

    姓樊,已是四旬朝上的岁数,绍州人,在水关外的镇子上卖酱鸭……应是,那人的长姐吧?

    只听大婶又道:“樊大娘的兄弟,是给圣上当差的军爷,又是县主府的姑爷。

    论来,樊家也算咸鱼翻身,是有几两官气贵气的门户咯,但樊大娘还是起早摸黑地做酱货营生。

    她兄弟有时回来看她,也从不耀武扬威的,待我们镇子上的老街坊,和三十年前刚来时,一样和气有礼。

    还有一回,樊爷家来,正赶上钱江发大水,他片刻没耽误,跳下去救起了好几个乡亲呐。

    小郎君,你若要去尝尝樊家的鸭子,等客栈的上房安置妥当了,老婆子我给你指路。”

    穆宁秋应声“好”

    。

    大婶后头这一串话语透露的信息,令穆宁秋最终确定,此樊家,就是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烹程万里简介 >烹程万里目录 > 第七章 使者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