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九 归去来兮
    九

    归去来兮

    《天隐子》曰:《易》有渐卦,道有渐门。人之修真达性,不能顿悟,必须渐而进之,安而行之,故设渐门,观我所入,则道可见矣。渐法入道,有斋戒、安处、存想、坐忘、神解五门。渐法开创人乃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白云子司马承桢。司马承祯是晋宣帝司马懿的弟弟司马馗的后代,厌恶红尘,在天台山玉霄峰结观修行。

    开元九年,丞相杨国忠上了一道奏章,说天台山玉霄峰有个司马承祯,是茅山第十二代宗师,乃人间神仙。玄宗大悦,下旨令台州刺史立即送司马承祯进京。是年司马承祯携弟子于真入京,玄宗亲受法箓,并令其妹玉真公主拜司马承祯为师,道号无上真人。开元十年,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白云子司马承祯携于真还天台山。开元十二年,再上京师,传玄宗与于真上清经。玄宗祈求国泰民安,司马承祯登坛作法,对玄宗说道:贫道无甚深道德,然大唐三十年无忧。开元十五年,司马承祯携于真三赴京师,传法玉真。随后玄宗敕司马承祯于王屋山自选形胜,置坛室以居。从此于真与玉真再未见面。

    那日于真来到玉真观,被门童领到迎香阁拜见师妹玉真公主。迎香阁四周繁花似锦,被千万朵姹紫嫣红的各色鲜花包裹得密不透风。花香浓郁,让人头晕,如醉酒一般,心神动荡。

    玉真公主半冷不热地说道:师兄终于肯进我这玉真观的门了

    自从玉真观别院修建以来,于真就没有来过。不过这玉真公主,说来也是命苦。

    交城有人名张果老者,常倒骑白驴,日行数万里。休息时即将驴折叠,藏于巾箱。开元二十一年,玄宗闻其名,着邢和璞给张果老算命。邢推其八字,如环无端,竟然算不出张果老的阳寿。玄宗于是派裴晤专程来请张果老,裴晤见张果老已齿落发稀,白首背驼。张果老就在裴晤前佯装气绝而死,裴晤只得焚香启请再三表明玄宗求道之诚意。张果老苏醒后进京拜见玄宗,瞬间变得乌鬓皓齿,胜似壮年。玄宗宣夜光道长上殿。夜光善视鬼,玄宗令道长看看张果老是人是鬼。夜光问道:张果在哪儿居然视而不见。

    玄宗想尽办法要把张果老留下,好生学习长生不老之术。但那世间万物,新老更替,本是天道法则。尤其是皇帝,举国只有一帝。皇帝若是真能万岁万万岁,这天下怎么得了不论百姓还是百官,只怕子子孙孙,都永无出期。

    玄宗拜张果老为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张果老无奈,赠玄宗守仙五子丸(五子衍宗丸),即欲离开。玄宗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赐婚玉真公主。张果老以八百多岁,年老多病为理由,坚持不受,反倒是骑着毛驴,回到了隐居的中条山,边走还边唱:

    娶妇得公主,

    跑进阎王府。

    道友来贺喜,

    我说苦,苦,苦!

    回到洞府不久,张果老就仙逝了。不死心的唐玄宗派人验尸,却发现棺内空空如也。这可苦了玉真公主,往后如何嫁人玉真公主无奈吟道:

    清秋何以慰,

    白酒盈吾杯。

    吟咏思管乐,

    此人已成灰。

    玉真公主只得一跺脚出了家,拜司马承祯为师。玄宗赐号无上真人,并为妹妹在长安建玉真上院,在终南山建玉真别院。

    妙真观的门常见开着,里面修得像迷宫,没有人带路,任凭你怎么走,就是找不到通往会月楼的门。玉真别院的门则不常开,门口两个大内侍卫,每日乔装成门童把守大门,凡夫俗子只能绕道回避。

    玉真冷笑道:师兄无事不登三宝殿,不去那妙真观,来我这玉真别院,怕是忌惮那妖女季兰,受不了妖女凌辱折磨吧你若是去求她,少不了睡了你还要鞭挞蹂躏。长安三艳,季兰你不堪其辱,玉环你高攀不上,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兰羽传简介 >兰羽传目录 > 九 归去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