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章
    第四章

    子时一刻。雨水暂歇。永兴坊。魏府。

    庭院里,碧竹垂落绿枝条,影子如水中藻荇,青砖上略有积水,映照琉璃灯笼盏如汁水散溢的橙。微风拂过,魏彻负手而立,心中往事如云海翻涌,一时感慨千万。

    那头,萧如海一人抄了小路由远及近,细心瞧了左右,未见尾巴,才叩响魏府后门。闪身进门后,随即跟着小厮穿廊过庭,魏彻一见到萧如海,立即请进厅中,奉为上座。

    几位婢女如鱼贯出,奉上煮好的茶和拿手小菜。萧如海立即明了,怕是魏彻亦心中有事,今晚和窗而坐,促膝长谈,一时半会,散不了了。

    待厅中只余他们二人,魏彻作揖说道:辛苦萧长官亲自登门,倒免了老夫跑一趟。

    见魏彻如此低姿态,萧如海惊慌回礼道:魏公何出此言,魏公几番为金吾卫据理力争,萧某本该登门拜谢。

    一盏茶晾在手边,萧如海只用手指细细覆着盏沿来回抚摸,却并不饮,半晌,才开口道:萧某今夜前来,尚有一事相求。萧如海顿了顿,察言观色,见魏彻神色如常,才继续说道,魏公心怀沟壑,腹藏韬略,不知是否有计,能救出属下沈胜衣。

    无计可施。魏彻摇摇头,吹了吹茶水,饮了一口,圣人要个结果给民众交代,王亭只是呈上一个结果。

    萧如海来时路上,便已想到如此结局,倒是不意外,只是一时郁结,担忧沈胜衣处境,更是危在旦夕。

    萧如海一时无言,魏彻却忽然道:今夜,老夫也有一事想求。

    萧如海连忙说道:魏公有何吩咐,但说无妨,萧某但凡能办到,一定照办。

    魏彻便直说了:我想见见岭之兄。

    闻言,萧如海想亦不想,敛眉拒绝:我与金吾卫虽感怀魏公出手援助,但金吾卫虽一向直达天听,唯圣人是从,兵部、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亦无权过问,但眼下金吾卫深陷泥泞,自身难保,于公于私,萧某都无法办到。

    萧如海说得冠冕堂皇,有理有据,但魏彻心中了然,萧如海是不愿拉着整个金吾卫,为他涉这个险。更何况,他之前一直有康王庇护,明里暗里仕途顺遂,多少人都要给这个亲王照面,康王身为王太妃党,自然,也把他划为同党,而金吾卫,正如萧如海所言,乃唯圣人是从,不同派不同系,人心叵测,真假难辨,贸然犯险,但凡有点脑子,也不会承应。

    魏彻思忖至此,只好交底:眼下,前朝泾渭分明,萧如海,你不是一直都想知道老夫我是泾渭的哪一派

    闻言,萧如海果然眼睛一亮,放下茶盏:萧某洗耳恭听。

    老夫与你同派,又不同派。魏彻娓娓道来,萧如海思忖其中,又听魏彻继续言道:我与康王不同派,又同派。

    魏公,此话,怎讲。萧如海彻底懵了,只好问道。

    你可知,岭之兄,是怎样的人。魏彻目光放远,思绪渐空,想起纷纷旧事……

    他记得那年春闱,他和岭之兄同年恩科,他文章写得好,圣人览阅后,亲自在卷首写下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

    蟾宫折桂,他成了登科状元,又被圣人亲赐了宫花,红槿花置于帽上,而花不坠。帽插宫花,又身着红袍,纵马御道,巡街而过,一时,光风霁月。

    饶是如此,可他心里却由衷赞服岭之兄,他虽文章平平,但那篇策论却有石破天惊之力,岭之兄以笔为刃,直抒胸臆,深中肯綮,虽为榜眼,但百年无人望其项背,实为博雅高才。

    那年阳春三月,杏花满怀,芙蓉满面,曲江宴上,圣人虽未亲临,但王侯公卿、文武百官济济一堂,一时,流水曲觞,觥筹交错,人人神采奕奕,风流尽兴。

    他亦不能免俗,举杯满场寒暄邀饮。

    待喝得满肚黄汤,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开元霓裳楼·千机算简介 >开元霓裳楼·千机算目录 > 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