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的困境
孙斐继续插话。

    我知道你要说,五千万真正的机器人,会消耗更多电量和硬件。不过从效果考虑,这仍然不成比例。自从核聚变革命以来,能源价格大大降低,这种价格降低甚至导致了世界大战。你们也知道,事实证明,虽然核聚变有很高的能量产生效率,但并没有像以前的人们想象中那样,解决所有问题。核聚变电站的建设,需要大量稀土来制造聚变炉。而稀土原料的缺乏,限制了聚变炉的制造。进一步,就限制了核聚变电站的建设。所以,电费虽然比石油时代便宜了很多,但在你们的这个用电量的级别上,仍然非常昂贵。另外,量子计算机的产能一直受到限制,也是由于稀土资源的限制。除非某一天,在某个地方,发现了意想不到的巨量稀土资源,否则,你们面临的资金缺口,长期来看将一直非常巨大。

    欧阳院长话说得稍微有点快。他意识到了,他停了一下,然后才接着说,语速变慢了很多。

    你们很清楚,机器人是有实用价值的,五千万机器人的价值很容易算出来。如果忽略全仿真机器人身上的仿真皮肤和机械骨架——那些东西并不值钱——从计算资源的角度讲,你们的一个云球人,和一个全仿真机器人占用的资源差不多。实际上可能还要更多,全仿真机器人可远没有你们的云球人那么聪明,云球人更接近真实的人类。好吧,孙斐,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就算你们的云球人,略等于五千万全仿真机器人吧!但是,你们知道全世界现有的全仿真机器人有多少吗不足一千万!其他大量的机器人都是专用机器人,家政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制造机器人、采掘机器人、养殖机器人或者战争机器人等等。这些专用机器人,和全仿真机器人相比,其实很简单,计算资源的消耗很小。这些你们都懂,这种对比还不说明问题吗

    欧阳院长看着他们,目光中透着忧虑。仿佛他们就是太空中的一个黑洞,不停地吞噬着靠近他们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现在,周围的物质和能量已经消耗殆尽,而不断增长的黑洞还在嗷嗷待哺。

    你们应该知道,我一向很支持你们。不过,这个项目确实有一点尴尬。可以不讲回报,但至少它需要更大的说服力。这个项目的最初目的是研究地球的演化,所以你们的机构被命名为地球演化研究所,项目被命名为云球。后来,涉及生物演化和人类学,这是你们自己很重视的一个侧面。另外,还有很多其他学科的应用,以及未来更多的可能性。目前为止,应该说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了上百篇相关领域的论文。但是相对于资源的消耗,这个项目始终缺乏一个足够强大的存在理由。我是说和投入相比,一个能够匹配的存在理由。你们知道,我们前沿科学院本身就面临投入产出比的问题,国家对我们的要求很宽松,而我们立项时也可以接受比传统科学院宽松得多的投入产出比的标准。但是,就是这个宽松的标准,你们地球所仍然远远无法达到。

    任为知道,欧阳院长说得对。在传统科学院,云球这样的项目,根本就不可能被立项。前沿科学院专门做虚无缥缈的项目,所以虚无缥缈没关系,但像云球这样耗费不可思议巨资的虚无缥缈就有关系了。

    欧阳院长接着说:地球演化的研究,其实已经被证明有很大瑕疵。当然这不能全怪你们,人类自身对地球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最初设计的云球模型,很多地球物理和地质学参数都是近似值,甚至是推测值,演化结果和地球实际发生的情况不相吻合也就不奇怪了。不过,你们也要意识到,你们的有些成果,不是和地球物理或地质学的研究有一些偏差,而是彻底否定了地球物理或地质学的一些既有成果!完全推托到参数的不准确上,恐怕也很难自圆其说。理论上有可能你们是对的,地球物理或地质学的那些既有成果是错误的。但你们只是计算机模拟,别人却有很多勘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云球简介 >云球目录 > (二)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