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唐大和年间,长安的春日在时光的卷轴上徐徐铺展。曲江池畔,烟波浩渺,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镶嵌在长安城的东南隅。
池边垂柳依依,嫩绿的新芽在微风中轻轻颤动,似是在与春风私语。池中画舫穿梭,舫上的游客们或谈笑风生,或凭栏远眺,欣赏着这如诗如画的美景。
柳生身着一袭月白的长衫,衣袂飘飘,腰间系着一枚古朴的玉佩,那玉佩色泽温润,隐隐泛着些许微光,似是承载着岁月的故事。他手持湘妃竹折扇,扇面上半阙未题完的诗稿在风中微微的晃动,仿佛在诉说着他内心的寂寥。
作为陕西化州名门之后,柳生自幼便饱读诗书,才情十分出众,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然而,命运多舛,双亲的早逝,让他在年少之时便尝尽了人间的孤苦。
从军卸任后,他选择了在长安闲居,每日寄情于山水之间,试图在这繁华喧嚣的都市中寻得自己的一片宁静之地。
忽然,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这份宁静的氛围。柳生抬眼望去,只见一辆装饰着蜀锦流苏的华丽马车缓缓自己眼前驶来。
车辕上镶嵌的鎏金螭龙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无比耀眼的光芒,栩栩如生,仿佛下一刻便要腾空而起。驾车的马夫身着一身藏青色的短打,身姿矫健,腰间佩刀上的铜环随着马匹的步伐有节奏地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马车旁,一名身着翠色襦裙的婢女骑着一匹矫健的枣红色的骏马,马尾上系着的红绸带在风中肆意的飞扬。她的眉眼间透着一股灵动与俏皮,宛如一只春日里的精灵。
腰间的银铃随着她的颠簸发出无比悦耳的声响,仿佛是一首欢快的乐曲。柳生心中暗暗称奇,这等豪华无比的排场,车中之人定然是身份不凡。
正思忖间,茜色的鲛绡帘被一双皓腕轻轻的挑起。那只手白若凝脂,手指修长而纤细,戴着的羊脂玉镯碰撞出清越的声响,宛如天籁。指尖轻点,婢女便立即翻身下马,迈着轻盈的步伐去采摘路旁娇艳欲滴的芙蓉花。
柳生的目光被那双玉手深深的吸引,他望着那双玉手,脑海中不禁浮想联翩:如此柔美的手,其主人该是怎样的倾国倾城之貌
仿佛感应到了柳生炽热的目光,帘子微动,露出半张绝美惊艳的脸庞。柳生瞬间屏住了呼吸,只见那女子眉如远黛,宛如一弯新月,轻轻勾勒出她的温婉;
眼若秋水,清澈而明亮,眼尾的花钿随着她的眼波流转,增添了几分妩媚与灵动;琼鼻朱唇间似有淡淡的梅香溢出开来,令人心醉而神迷;发间别着一支精美的步摇,随着马车的晃动轻轻摇曳,发出细微的声响。
四目相对之时,柳生手中的折扇啪地合拢,惊飞了一旁枝头的雀鸟,而崔小姐的耳尖泛红,羞涩地迅速放下了帘子。马车继续缓缓前行,只留下一阵若有若无的香风,萦绕在柳生的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柳生望着马车消失的方向,怔了许久许久,直到婢女清脆的驾声彻底消散在巷陌间。他连忙向旁边的茶摊老板打听,方得知是崔家的小姐出游。
这崔家在长安虽不比五姓七望那般显赫,但也是根基深厚、声名远扬的名门望族。崔小姐生母早逝,自幼与寡母相依为命,身边最得宠的便是刚才的婢女青红。
柳生心中一动,暗暗发誓定要再见到这位令他魂牵梦绕的女子。此后的半月间,柳生每日清晨便守在崔府的角门外。他特意换上一身崭新的衣裳,精心挑选了蓝田的玉簪、波斯的香料等珍贵的礼物,满怀期待地等待着崔小姐的再次出现。
当婢女青红提着一个食盒出来时,柳生连忙快去迎了上去,脸上带着温柔而真诚的笑容,言辞恳切地说道:烦请青红姑娘将此物转交崔家小姐,就说是曲江畔的柳生倾慕已久。
话未说完,婢女青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