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衫时,手机再次震动。匿名短信发来新内容:去人民医院地下三层,找穿白大褂的女人。别让陈野的人跟上。署名是个熟悉的符号——苏眠以前总爱在便利贴上画的,歪歪扭扭的小星星。
巷口传来警笛声,我捏紧手机转身。玻璃倒影里,穿黑色风衣的男人正从街角走来,他左手无名指的戒痕,和三年前车祸现场遗留的指纹,完全吻合。而那个人,本该和苏眠一起葬在西郊公墓。
视网膜边缘的广告弹窗再次闪烁,这次没有文字,只有段无声视频:穿职业装的女人在实验室尖叫,机械臂正将闪着蓝光的芯片植入她后颈。她转身的瞬间,我看清了脸——是苏眠,却有着和垃圾堆里女尸相同的,腕骨处正在渗血的星环工牌。
代码在脑海里自动解析,视频右下角的时间戳:2023年7月15日20点17分。正是纸条上记忆回收站记录的时间,也是苏眠死亡后的第三百零一天。
我突然想起改装脑机接口时,在旧主板上发现的奇怪芯片。当时以为是捡漏的二手货,现在才意识到,那上面刻着的星环标志,和死者工牌、广告弹窗上的图案完全一致。
警笛声更近了,我摸向口袋里的头环,后颈的灼烧感突然变成冰凉。当指尖触碰到金属部件时,视网膜突然被白光充斥,无数数据流在视野里炸开,像有人往大脑里灌进了整个互联网。
在失去意识前的最后瞬间,我看见了自己的记忆。不是三年前和苏眠的甜蜜片段,而是某个雨夜,戴金丝眼镜的男人将芯片按进我后颈的画面。他嘴角挂着和广告里一样的伪装笑,轻声说:从今天起,你就是陆沉。
然后,所有画面都被卷入黑暗。只有垃圾堆里那具女尸的瞳孔,在意识深处不断放大,直到我看清她虹膜里倒映的场景——是我刚才跑过的胡同,而在我身后三步远的阴影里,站着个举着手机的人,手机屏幕蓝光映出半张脸,正是新闻里的刑警队长,陈野。
第二章:会说谎的瞳孔数据库
审讯室的白炽灯在视网膜上焊出光斑,我盯着单向玻璃上自己的倒影,后颈芯片像块烧红的炭。刑警队长陈野的皮鞋尖敲着地面,频率和他右手食指在档案袋上的敲击完全同步——这是典型的焦虑型肢体语言,《微表情心理学》第72页写过,当人试图用规律动作掩盖情绪波动时,指尖和脚尖的频率差会暴露真实心跳。
陆沉,26岁,前奇点科技程序员,失业47天,自制脑机接口爱好者。陈野突然甩来张照片,解释一下,为什么死者王璐的工牌定位,在死亡前10分钟出现在你家半径三百米内
照片上的女人睁着空洞的眼睛,腕骨处的星环工牌还在渗血。我盯着陈野说话时的喉结,看着它在星环工牌四个字蹦出时,不自然地向左偏移了0.2厘米——那是吞咽口水前的预动作,说明这个关键词触发了他的生理排斥反应。
我在巷口捡垃圾。我故意把垃圾二字咬得很重,看着他瞳孔骤然收缩的0.1秒——虹膜系统自动解析:瞳孔直径从4.2mm骤降至3.1mm,伴随上眼睑轻微抽搐,属于被揭穿后的应激防御。
陈野的钢笔尖在笔录上戳出墨点:捡垃圾需要带着自制脑机设备他举起证物袋里的头环,金属部件还沾着我后颈的血渍。我注意到他捏袋子的手指,无名指根部有圈淡褐色的戒痕——和昨晚在巷口看到的男人完全一致。
我在做脑电实验。我直视他的眼睛,大概两小时前,我的设备突然收到奇怪信号,画面里出现了王璐的尸体。虹膜系统突然在他眼底捕捉到数据流般的反光,那是佩戴过隐形智能眼镜的特征——星环科技最新款记忆守护者,能实时过滤有害记忆画面。
陈野的笔记本电脑突然弹出消息,他扫了眼屏幕,下颌线绷成直线:技术科说你设备里的芯片,属于星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