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会进行“土耳其起立”。只用一只手,将一个三十二公斤的壶铃,从躺姿,稳定地,举过头顶,然后,再用另一只空着的手,支撑身体,以一种极其复杂、极其考验身体协调性的方式,缓缓地站立起来。这个动作,几乎能训练到人体的每一块小肌肉群,对于提升身体的整体控制力和柔韧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汗水,如同小溪,在他的身上,肆意地流淌。肌肉的酸痛和力竭的灼烧感,如同火焰,炙烤着他的每一根神经。
但林默的脸上,却流露出一丝近乎于享受的、自虐般的表情。
他迷恋这种感觉。这种,通过肉体的巨大痛苦,来换取意志的绝对坚强和精神的高度纯粹的感觉。在这种状态下,他能暂时地,忘掉自己内心深处,那份如影随形的孤独。
下午,则是“技术训练”时间。
他将北厢房,改造成了一间室内的“攀岩馆”。其中一面墙壁,被他设计成了一面高达六米、角度和斜面可以随时调整的、专业的抱石墙。墙上,布满了由不同公司生产的、模仿各种岩石形态的、数以百计的岩点。
他只在腰间,系着一个粉袋,赤裸着上身,露出那如同猎豹般、充满了流线型美感和爆发力的肌肉。
他像一只壁虎,灵巧地,攀附在岩壁之上。他的每一次伸手,每一次蹬腿,都充满了韵律感和精确性。他的手指,如同钢爪,能牢牢地,扣住那些只有指甲盖大小的、极其微小的岩点。他的身体,则如同在空中跳着芭蕾,每一个动作,都舒展、协调,充满了力与美的结合。
他不仅仅是在攀爬。他更是在岩壁上,进行着各种复杂的技术训练。
他会练习,在单手悬挂的情况下,用另一只手,去完成一套极其复杂的、在登山救援中才会用到的“普鲁士抓结”系统。
他会练习,在身体倒挂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地,设置保护站,并进行安全的下降。
他还会为自己,设定各种各样、极其困难的“解题路线”。比如,他会规定自己,只能使用某种特定颜色的岩点,或者,只能使用“开放式”的抓握方式,来完成一条攀爬路线。
这不仅是在训练他的技术和力量,更是在训练他,在极端压力下,保持冷静、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
……
当一天的、魔鬼般的体能和技术训练,全部结束。夜幕降临时,林默才会拖着那如同灌了铅般的、疲惫的身体,回到东厢房,那间属于他的“指挥所”。
在这里,他将开始另一场,同样重要,也同样耗费心神的“战斗”——心智的武装。
他要将“陈宇博士”这个虚假的身份,用海量的、真实的知识,填充得血肉丰满,无懈可击。
他打开电脑,登录了世界顶级的几所大学(如哈佛、牛津、剑桥)的、对公众开放的“公开课”网站。
他开始,系统地,学习和观看所有关于“热带植物学”、“兰科植物分类学”和“东南亚雨林生态学”的课程。
他以一种近乎于“过目不忘”的、惊人的学习能力,疯狂地,吸收着这些知识。他不仅仅是在看,更是在理解,在构建一个完整的、属于“陈宇博士”的知识体系。
他准备了一本全新的、硬皮的野外考察笔记本。
他开始在笔记本上,练习用植物学的方式,来绘制植物的形态图。他学着,用专业的、拉丁文的方式,来标注植物的每一个部分:花瓣(Petal)、萼片(Sepal)、唇瓣(Labellum)、蕊柱(n)……
他将那十几种他为自己设定的、“研究目标”的珍稀兰花,比如“罗斯柴尔德兜兰”和“白拉菲草”,画了一遍又一遍。每一片叶子的脉络,每一片花瓣的斑点,都被他描摹得惟妙惟肖,充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