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章
    我叫曲曼姿,沪市土著,家里在浦东有几套祖传小破房收租。

    毕业那年,我爸给了我三百万:“乖囡,要么去国外念个书,要么随便做点啥,别躺家里发霉。”

    我在金融大厦盘下个店面开咖啡厅,一杯美式128,专宰人傻钱多的白领。

    昨天相亲的男人问我家庭条件,我说:“不多,就几套小房子收租糊口而已。”

    他当场眼睛就亮了,回去就四处查我底细。

    今早我爸拍着桌子吼:“曲曼姿!外面都在传我是隐形房产大鳄!”

    看着热搜上“曲氏地产千金”的tag,我搅了搅咖啡:“爸,你几套破房,啥时候成地产大鳄了?”

    ------

    夏日的阳光穿过陆家嘴那些摩天大楼亮闪闪的玻璃幕墙,跌跌撞撞掉进“曼姿咖啡”巨大的落地窗里,最后无力地碎在我眼前这杯刚做好的拿铁上。我叫曲曼姿,土生土长的上海小囡。此时此刻,我正斜倚着吧台后面冰凉的金属台面,两根手指拈着根细长的金色搅拌匙,漫不经心地搅着杯中那轮漂亮得过分的拉花天鹅。

    那只天鹅的脖颈在我手下扭曲、消失,融化进丝滑的褐色里,只留下一个边缘模糊的漩涡。这感觉挺微妙,就像我们家的故事,外界传得神乎其神,扒开那些浮华泡沫,内里不过是些被时代偶然选中的小破房。

    “老板,”店长阿ken探过头,压低声音,镜片后的眼睛闪着点八卦的精光,“早上‘金融快讯’的那个专栏主编,又来了。还是老位置,点了杯冰滴瑰夏。”

    我眼皮都懒得抬一下,视线依旧定在手头那杯被摧残的咖啡上。“嗯。”鼻腔里哼出个无所谓的单音。一百二十八块一杯的冰滴瑰夏?行,人傻钱多速来,我这小店专治都市精英焦虑和钱包膨胀症。

    我们家底?说起来真是乏善可陈。爷爷奶奶,当年不知哪里开了天眼,还是纯粹撞了大运,咬咬牙在东昌路那片当时被人嫌偏、鸟都懒得拉屎的浦东洼地,陆陆续续收了几套破破烂烂的小房子。那会儿大概想着,能有个遮风挡雨的窝留给子孙就不错了。谁承想后来巨龙打了个滚,一声令下“发展浦东”,那烂泥地眨眼就成了寸土寸金的核心CBD。时代的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我们家成了那头幸运的小猪。我爸呢,胆子也不算小,看准机会,也压箱底掏了些家当进去,前后又啃下那么几套位置还行的。

    靠着这些房子的租金,我们一家子过得是温温吞吞,不咸不淡——饿不死,但也绝对算不是什么大富大贵。能顿顿龙虾鲍鱼?可拉倒吧。顶多也就是菜场买小黄鱼不必太计较斤两,出去旅游敢选四五星酒店。毕业那天,我爸把我叫进书房,桌上推过来一张卡。

    “乖囡,”他叹了口气,带着点上海老克勒特有的精明和慵懒,“卡里有三百万。喏,要么拿去国外念点书,镀层金回来;要么,就寻点事体做做。年纪轻轻,勿要困在家里发霉,晓得伐?阿拉屋里厢是靠房租,但也勿是养废物。”

    他眼神里意思很明白:别太离谱就行。于是我揣着这三百万,看中了脚下这块宝地——国金二期底商的一个不大不小的转角铺面。租金当然贵得割肉,但胜在位置绝佳,人流量大,又是金融民工焦虑指数最高的区域。

    我就这么做了咖啡店老板。砸钱装修走的是清冷的北欧极简风混搭一点不张扬的轻工业风,桌椅都是找设计师特制的,灯光打下来高级感十足。菜单定得有点心黑,一杯最简单的手冲耶加雪菲敢标三位数,冰滴瑰夏更是直接捅上了天。可偏偏越是这样,越戳中了这座金融丛林里那些天天西装革履、年薪百万起步、喝杯凉白开都得配一句“最近在控糖”的人的点。他们把这“曼姿”当成了高端的社交名片和身份安慰剂。看着每天刷卡时那帮“体面人”眼都不眨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危险品烘培指南简介 >危险品烘培指南目录 > 第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