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本圈里沉浮了数代,虽低调却绝不普通。从小,他就是“别人家孩子”的终极模板,高考状元不过是履历上第一块坚实的基石。之后拿着全奖进入藤校最顶尖的商学院,每一步都踩在最精准的节点上。毕业后,凭着过硬的履历和那份精准得近乎冷酷的投资嗅觉,一头扎进华尔街那个最嗜血的角斗场。
曼哈顿的写字楼彻夜灯火通明。他坐拥俯瞰中央公园的顶级视角办公室,身下那把价值一辆中档轿车的人体工学座椅见证了他无数个不眠之夜。他亲手操盘过几个让业内震颤的案子,在金融杂志上露过面,带着东方精英特有的冷静克制表情。那时他还维持着英俊挺拔的身姿,定制西装包裹着锐气和力量,深灰色眼眸一扫,能看穿复杂的金融衍生品结构。
然而,纽约是巨大的绞肉机。尤其在高盛投行部那五年多“Vampire
Squid”生涯里,无尽的飞行、颠倒的时差会议、凌晨三点的紧急电话、永远充斥着油炸食品和超高热量甜甜圈的外卖…他的自律防线被高强度工作带来的生理性饥饿和心理性补偿需求一点点、顽固地撕开缺口。
等到他和团队在一场惊险的跨国并购中为公司攫取了惊人利益、他的名字在高层会议上被赞誉为Mr.
Key时,这位年轻的东方才俊早已不复当年的清俊模样。
昔日棱角分明的下颚线被一层又一层温柔却顽固的脂肪悄然覆盖,紧实的胸肌和腹肌被厚实的、随着呼吸微微颤动的软肉取代。曾经挺拔如松的腰背,也在无数个埋首数据报表的深夜和以办公室为家的日子里,被强行塞进了一架需要定期升级尺寸的“人肉西装”。
他终于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不仅因为穿不进最新季度的Ralph
Lauren紫标定制西装,更因为他偶然在一次全球视频会议上看到自己屏幕一角被脂肪撑满、略带浮肿的脸颊——那一刻的陌生感和隐约的反胃感击中了他。
紧接着,是来自大洋彼岸的母亲带着哭腔的越洋电话:“侬还认得镜子里的自己伐?勿管侬赚几多钞票,看着自家儿子像个肉包子一样,阿妈心要碎了!”父亲在电话那头的沉默,更甚于千言万语的责难。
他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向那些堆积在他骨骼上的、华尔街特有的“功勋章”宣战。
于是,陆聿琛带着一身疲惫和两百多斤的“荣誉体重”,告别了曼哈顿的天际线,回到了熟悉的黄浦江畔。父母的要求很简单:工作可以继续,但第一要务,是把他们那英俊的儿子“还”回来。
这个健身房藏身于恒隆之巅、只向特定圈层开放的极奢健身堡垒,成为了他“重塑金身”计划的第一站。昂贵的私教、最先进的设备、如同雪洞般洁净无菌的环境……这里的一切都符合他的要求:绝对的效率和相对的隐私。他不想被人围观“前华尔街精英的胖子变形记”。
他咬着牙关硬挺过了前面几天令人窒息的心肺轰炸。今天是状态稍微恢复后,他第一次尝试力量区。大概是憋了一股证明自己的劲儿,也许是看到镜子里敦实的身影带来的恼火,他脑子一热,把深蹲的重量加了足足一倍!想着速成,想着重塑。结果呢?身体比理智更诚实,他低估了这具被汉堡和压力共同喂养出来的肉身的惰性,也高估了它残余的爆发力。
低血糖的眩晕和无力的恐慌感将他撂倒在这个冰冷的器械旁。
然后,她出现了。
带着致命的性感线条、慵懒又让人心头发软的语调,和一只有着冰凉手指的、递出巧克力圣光的手。
她救了他。也瞬间…毁灭了刚刚滋生的一点点…或许是劫后余生的、或许是对那个漂亮身影本能的、属于雄性生物的好感涟漪。
她所有的善意,竟然终结于“风投”这个身份标签?而他甚至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