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前往苏联前的暴雨
多久,周龙啸就开始支招。
“不对不对,他车盯着你马呢。”
“不行啊!你这样动,他不直接将你了吗!”
“哎呦,你现在跳马,不相当于把象送给他嘛!”
周龙啸很快就急赤白脸了。
眼见对方不听劝,周龙啸直接拿起对方的棋子就要下。
对方一把抓住周龙啸:“厂长,厂长,现在是我在下呢,下一盘您再上。”
“下一盘?这一盘都要输了,我还管下一盘。”
车厢内众人一阵哄笑,盖过了车外的轰隆声。
十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就在火车抵达莫斯科的前一晚,周龙啸把所有的同志都叫到他所在的车厢开会。
看到人都到齐了,周龙啸开口说道:“同志们,明天我们就会抵达莫斯科,我们的学习培训会马上开始。把大家叫来,就是想要叮嘱一些事情。开始培训之后,心眼一定要活泛一些。无论碰到什么新技术都想办法学到手。”
一位看起来比周龙啸年轻几岁的同志问道:“培训合同不是只规定了18个项目吗?”
周龙啸一拍大腿,一副嫌他不争气的表情,说道:“哎呀,你怎么这么实在,他规定了只教18个项目,咱就真的只学18个项目吗?其他的项目以后国家就不做了吗?早晚要做的。苏联的电子管技术比我们发达的多,就带回去18种,太亏了。我们好不容易来一趟,就别白来。能学的想办法都给他学走。还有他们的文件,不管是设计文件,工艺文件还是设备资料凡是有用的都带回来,不知道有没有用的,就先带回来再说。总之,大原则就是凡是碰到的,能搞到手的必须搞到手,不能搞到手的也想想办法搞到手。都明白吗?”
“明白。”其他人异口同声地答道。
“可是……我担心他们不会那么痛快的就教给我们。”
周龙啸嘿嘿一笑,脸上一副神秘的表情,其中竟然还透露着几分狡猾。
“早就替你们想好了。”
说完他从座位下面搬出来两个纸箱子,打开以后居然是两箱茅台酒,每一瓶的左上角都印着由麦穗、齿轮和五角星组成的标志。
“男同志们,每人拿一瓶,到时候见机行事,工厂里搞不定的,就想办法在酒桌上搞定。”
周龙啸一行人的莫斯科之行到底额外多学了多少东西实在是不好统计,但是电子管厂从开工时只能生产18种电子管,短短两年之后可生产的产品种类就升高到两百多种,与周龙啸此时的未雨绸缪肯定是有关系的。
第二天不到十点钟,列车缓缓驶入了站台。
莫斯科灯泡厂教育科的人已经在车站等候多时了。
接到周龙啸一行人之后,每个人就按照原定的计划被带去了各自的培训地。
众人被分开,开始了各自的学习之旅。
承担这次培训任务的一共有两家单位,莫斯科灯泡厂和列宁格勒电子管厂,涉及多个部门和车间以及下属子厂。
除了周龙啸要接受几乎全部的培训内容外,其他人各自承担一个领域,包括电子管设计技术、电子管工艺技术、工模具设计制造、钨钼丝制造、金刚石拉丝模等等。
周龙啸的培训生活十分紧张,想要指挥一座现代化的工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不光要在厂部学习,还需要去各个车间学习,除此以外他还需要学习俄语。虽然说随行的同志中有人会俄语,可以充当他的翻译,但是周龙啸还是坚持自学。
周龙啸力争在一个月以内完成一个部门或者一个车间的学习,为此他几乎每天都需要忙到深夜。
有一次,列宁格勒电子管厂举办了舞会,教育科的同志邀请周龙啸一行人前去参加。
周龙啸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