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章
。唯一能堵住那些嘴的,是实打实的成绩。

    下班后,喧嚣的办公室渐渐沉寂。日光灯管发出单调的嗡鸣,林羽独自坐在工位上。老电脑屏幕的光映着他疲惫但专注的脸。他点开公司服务器深处一个积灰的文件夹——“归档:未中标提案及分析”。屏幕幽幽的光映着他专注的脸,指尖划过鼠标滚轮,一页页翻过那些被市场拒绝的创意,失败的策划案堆积如山。他看得极慢,像在废墟里寻找某种密码,不时在摊开的旧笔记本上飞快记下几个潦草的字,或者某个一闪而过的关联点。窗外城市的霓虹亮起,又渐渐稀疏,他浑然不觉。饿了,就啃几口便利店买的冷三明治。

    直到一个重量级项目像巨石投入平静的水潭——为科技新锐“智家”的全屋智能生态系统打造年度品牌推广战役。整个创意部瞬间绷紧了弦,加班成了常态。空气里弥漫着咖啡因和看不见的焦虑。林羽依旧被排除在核心讨论圈外,做的还是外围的资料搜集和会议记录。但没人注意到,他记录的速度慢了下来,眼神在激烈的争论间隙,会若有所思地飘向窗外,或者久久停留在自己那本写满密密麻麻笔记的旧本子上。那些深夜啃下的“失败案例”和关于智能家居市场用户痛点与空白的观察,在他脑海里无声地碰撞、组合。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尽管墙上贴着禁烟标志),连续几天的头脑风暴陷入僵局。巨大的白板上涂满了被反复否定划掉的方案框架,像一张绝望的蜘蛛网。创意总监苏瑶靠在椅背上,食指用力按压着眉心,脸色疲惫。几个资深文案和美术指导要么沉默,要么提出的点子听起来像陈年广告语的变体。

    “强调科技感?太冰冷了。”

    “打亲情牌?又太老套!”

    “突出单个产品功能?客户要的是系统生态!”

    烦躁的低气压笼罩着会议室。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里,角落里,一只手臂带着点犹豫,又带着某种孤注一掷的意味,缓缓地举了起来。

    所有的目光,带着疲惫、怀疑和不耐烦,瞬间聚焦在那个角落。

    林羽感到喉咙发干,心脏在肋骨下擂鼓。他强迫自己站起来,声音起初有些发紧,像生锈的琴弦被勉强拨动:“也许……我们方向错了?不是堆砌功能,也不是硬拗情感……”他深吸一口气,拿起马克笔,快步走到白板前一块难得的空白处,刷刷几笔,画了几个看似简单却彼此关联的方框。

    “智家的核心是‘生态’,是‘系统’的无缝协作。但用户真正感知到的,不是技术参数,是这些技术如何悄无声息地融进他们生活的碎片里,像空气一样自然。”他的声音逐渐稳定,思路越来越清晰。

    “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张巨大的、由无数生活瞬间组成的拼图!”林羽的笔尖用力点在白板上,“清晨,智能窗帘无声滑开,阳光叫醒你,背景音乐自动播放你喜欢的晨间新闻摘要——这是第一块拼图。”他在第一个方框里快速勾勒出晨光的线条。

    “出门,安防系统自动布防,扫地机器人开始工作——第二块拼图。”笔尖移动,画出小机器人的轮廓。

    “加班深夜回家,玄关感应灯温柔亮起,空调已调到舒适温度,热水器烧好水——第三块拼图。”他画出一盏温暖的小灯。

    “甚至周末赖床,一句语音,咖啡机开始工作,香醇的味道飘进卧室——第四块!”马克笔的痕迹流畅起来,带着一种笃定。

    “单独看,每一块拼图只是生活里一个微小的便利点。”林羽转过身,目光扫过一张张表情各异的脸,最后落在苏瑶脸上,“但当我们用镜头语言,把这些看似孤立的瞬间——清晨的阳光、离家的安心、深夜归家的暖意、慵懒的咖啡香——像拼图碎片一样精准地捕捉、剪辑、组合在一起……”他的声音带上了一种感染力,“最终画面定格时,观众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职场逆袭:从打杂到创意总监简介 >职场逆袭:从打杂到创意总监目录 > 第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