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要险中求
肃北的第一次和谈,按照按照惯例依旧将和谈地点定在明府行宫,而明府距离临京二百里。
老迈的皇帝想起自己曾少年意气、挥斥方遒,南征北战,引来数国来朝的丰功伟绩。
况且,不知为何近来频频被噩梦惊醒,一时兴起,打算将自己的寿诞挪去明府行宫举办,顺便给自己洗洗肺,清清脑。
皇帝要出行,朝中各路人马蠢蠢欲动,何人待定京中?何人随驾前往?于皇家而言,都极有讲究。
太子向来有监国的经验,太子一党趁机上书皇帝,恳求将太子放出来,让他留守临京,将功折罪,守好大后方,让陛下安心前往明府。
往常太子这边一有动静,陈王那边势必紧随其后,可这一次他却没有。
原来,错失扳倒太子的大好时机,陈王便收心,暗自寻来心腹幕僚,商议陛下此番动作深意何为。
“陛下之所以将寿诞安排在别处,无非就是给太子监国寻找机会,如此一来,太子便可借助此次监国,一笔勾销掉之前的错误,然后继续成为陛下的最佳人选。
”陈王语气平静,并不似从前那般恼怒无常,大理寺卿随即问道,“难不成此次殿下是要顺了太子意?”陈王单手负在背后,目光炯炯地盯着南朝地形图,看着满目山川河流、飞禽走兽以及城池人口,陈王脸沉了下去。
“这两月来,我日日心焦难眠,可偏生舅舅劝我要沉住气,不可意气用事。
”一旁的幕僚忧心道,“喻阁老应该自有盘算,殿下切莫轻举妄动,再度思量。
”这些道理、这些话,他陈王听得比南朝河流水系都多,他从案几旁绕至窗棂,语气充满怒意。
“你们看见的,陛下不知道哪一日就,本王年年忍辱负重、日日忖度思量,结果呢?本王这次想要自己做一回主。
”众幕僚集体担忧道,“殿下三思而后行啊!”大理寺卿见这一次死活劝不住陈王,越出躬身,“那殿下打算怎么做?”陈王转眸看向众幕僚,凌厉的眼神透出一股狠辣与志在必得,冷声道,“陛下出行,便是太子死无葬身之地的最好时机!”今年要在明府新增书集园游会的消息,第一时间传遍了临京,柳摇金带着第一手消息很快便出现在了“七雅书铺”门口,共同商议接下来该如何抓住此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书韫,此次将园游会增设一处在明府,这是极其罕见的,听说还会有番邦使臣参加嚒。
”柳摇金自述来临京的年头从未有过这番,并大胆地猜测朝廷是否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沈书韫听罢,心里默了默,缓声开口,“此次园游会,倘若‘七雅书铺’能露面,亦算是一个打响知名度的机会。
”“咱们知名度不是有了嚒?”柳摇金反问道。
“现在打出的知名度,只是女子口口相传,甚至许多人认为,我是借着递“小调”的方式给自己砸出来的水花,上不得大台面。
”“况且,书铺做好女子相关的书籍自然是必要的,可南朝终究是男子的天下,我们亦要做好男子的生意。
”沈书韫若有所思,说罢目光一直盯着门口的“泰山石敢当”,手里不住地交替拍打着。
既然我来临京,是从这一处凶铺起家,经过这么些日子,“七雅书铺”的名声已日渐被人们所熟知,凶铺变吉铺既然都可行,那为何我不能?柳摇金亦抓住要害,一语中的,“可书铺没有刊刻资格,书韫你别想着造假,在临京造假一律会蹲大牢嚒!”沈书韫亦不是不知道这其中的要害,可倘若不抓住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将“小调”探寻出来的女子倾心的书籍刊刻出来,那之前的的心血就白费了。
临京女子心目中的口碑树立不起来,更别提在这基础上拓宽为男子心目中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