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插曲
嬷嬷来请,撞见了自己,还是匆匆走小门回皎心居去了。

    -日近晌午,徐昉总算在门口接了孙锐。

    未及寒暄,冯氏已从疾步而出,脸上笑意殷勤,忙不迭就把孙锐往正厅里引:“锐哥儿可算来了!花厅窄小,怎好委屈你?快随我去正厅上坐!”孙锐满面春风地行礼:“给伯母请安了,伯母如此厚待,小侄实在惶恐。

    ”说着,他冲一边小厮扬一扬下巴,小厮们便捧着几个朱漆礼盒围了上来。

    “眼见就要到寒食节,家父家母备了些薄礼,望伯母收下。

    ”冯氏瞧着盒里的云锦、官燕等物,喜上眉梢,着人收了,朝着一边嬷嬷就道:“瞧咱们这姑爷,也太懂事——哎哟,我这张嘴,还是叫锐哥儿才是。

    ”徐昉在一侧面无表情看着。

    冯氏忙着推孙锐入座。

    “你先坐,我赶紧盯着厨房备饭,锐哥儿定要用了再走。

    ”“伯母好意本不该辞,只是家中还有事务,来日应当我请伯母来家中用饭,那时还望伯母赏光。

    ”孙锐躬身答道。

    “那你同昉儿在此说话,我也不扰你们。

    昉儿,多留锐哥儿坐坐。

    ”说着,冯氏笑盈盈退了出去。

    见诸人都出去,孙锐不等徐昉让他,一撩袍子就先坐下。

    “昉兄,好久没见了。

    上个月去府学里交文章,也没跟你说上话。

    ”徐昉不动声色地拂袖斟茶。

    “贤弟这话见外,以后我们两家结了亲,何愁没时间说话。

    ”孙锐比徐昉小两岁,过了端午满二十,如今都和徐昉一样是府学生员,来年八月里要参加秋闱。

    “自然了,那时昉兄可得叫我一声妹夫。

    ”说着,他从袖内掏出两个锦盒,先开一个,是个点翠的蝴蝶簪子。

    “我在外头逛时见到此物,私以为十分衬大小姐,不过不好亲手交给她,还劳昉兄悄悄转交了,别叫旁人知道。

    ”又开另一盒,是一对珍珠步摇莹润生辉。

    “两位小姨自然也少不了。

    ”徐昉扫过几件饰品,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孙锐出身仰州富户,家中做着绸缎药材的买卖,虽算不得显赫,却也颇有根基。

    他有个在户部当差的叔父,虽只是个五品员外郎,但在地方上已是了不得的靠山。

    孙锐虽有些轻狂,功课上头却十分争气,一家子盼着他能像叔父一般挣个官身,不必再做商人。

    徐昉将步摇推回。

    “那我替晞妹妹谢过贤弟。

    不过,这两样也如此贵重我就不便收了,还请拿回去。

    ”“啧知道昉兄家风素来节俭,可令祖从前也是翰林清贵,这些小玩意也还是用得起。

    ”他话里带刺,徐昉只冷笑听着。

    徐家祖父虽曾居翰林,但早已致仕,父亲不过是个六品通判,在孙家这等新贵眼里,自然算不得什么。

    孙锐话锋一转:“昉兄这些日子,想是忙着做文章,不如拿来看看,我们探讨探讨?”“近来文思枯竭,没写几个字。

    ”“徐大才子也有江郎才尽的时候?”孙锐轻笑。

    “说起来,这次圣上南巡,多少学子争相献赋歌功颂德,昉兄可作了?”“那种文章人人都在写,我再锦上添花也是没用。

    倒是贤弟既有这等心思,何不亲自执笔?总好过终日流连秦楼楚馆。

    ”徐昉盯了一眼孙锐,又低头喝茶。

    孙锐脸色沉了沉。

    “昉兄非要这么说”他面上又多几分玩味,语气刻意放缓:“我那日在庆仙楼听《浣纱记》,那个演西施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哪敢与君绝简介 >哪敢与君绝目录 > 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