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涛院
贪墨的赈灾粮被截。
那队船除了运粮,还有些私货。
这字条缝在一件戏服暗袋中,正是当年截下的货物之一。
”“那戏服是谁的?”徐昀往他跟前凑了凑,仍留着半丈宽的距离。
“戏服属于一个叫流云社的戏班。
当时说是戏班经营不善,当了些行头给章家当铺。
恰逢章文清那船南下,他们便顺带捎运,名义是借戏衣给乡社社火演出。
”“顺带捎运…真是巧得很。
”徐昀若有所思。
谢持简倚在桌边,一手轻击桌面,眯了眯眼,“更巧的是,戏班在粮运案后不久便解散,早已没了踪迹。
”“那此物又出现在玲珑台的后台,是不是说”“对,说不定”他微微倾身,声音低了些:“和那案子相关的人,如今许还要有动作。
”徐昀不觉微微一战。
“是不是有意思?不过”他竖起食指抵在唇前,“你可别跟你哥哥说,他过几个月就要秋闱,想来也不愿多管此事。
”他一顿,转而眨眨眼睛,“你若想深究,便来找我,我倒觉得有趣得很。
”徐昀狐疑看他一眼,心想着此人能有什么本事,去探官场旧案?且此人当真是把自己当成个可以随便出入家门的小公子了。
还未回话,廊下传来一串脚步声,徐昀忙向椅子上坐了,假意又要执笔。
谢持简转脸打量她慌忙的样子,眼中满是揶揄,似是在说,原来你还真怕你哥哥。
徐昉进来,瞧见只有二人在房内,步子快了些。
“写好没有?”他问道。
谢持简从桌上拿起一张已有字迹的纸来:“徐兄快看,虽是临摹,但已得八九分神韵。
”徐昉接过一见,嘴角不觉带了点自得的浅笑,却道:“舍弟拙笔,让公子见笑了。
”徐昀低头飞快写着,只怕徐昉问她为何进度这般缓慢。
不过徐昉也未着意,眼光很快落在那方砚上。
他指一指砚台,“谢兄这砚台,一看就是极难得的。
这样好的歙砚可是宫廷贡物,我还从未见过呢。
”谢持简有些不自然地抬了抬眉毛,忙就解释:“这砚已用了许多年了,是家父所赠,他老人家就好集这些,不知是上哪里弄的。
”他顿了顿,忽生硬转了话头:“说起来,那日的《南华经》,我已阅毕,应赠还小公子才是。
”他往一侧书架上取下那本靛蓝封面的书来。
徐昉立时推了,道:“我们今日叨扰公子,怎可收公子礼物。
”徐昀闻言也搁下笔,悠悠道:“谢公子今日要送,那日怎不让给我?现在这书身价十几两银子了,我可不敢要。
”“昀儿,不可无礼。
”徐昉轻斥。
“那日的确是在下唐突,只是此书我一兄长也喜欢,当时只想着要买来送他”见他说得前言不搭后语,徐昀忽觉心中好笑且得意,遂又埋首写起来。
徐昉和谢持简终是各自落了座,只不多说话,好叫徐昀专心。
须臾后,元锦却急急忙忙跑进厅里来,直到徐昉跟前。
“少爷”元锦左右看看,欲言又止。
徐昉会意,道一句“失陪”便随他出了门。
再回来时,徐昉面上已添了几分凝重。
“谢兄,家中忽有些事务,恐难久留,还请见谅。
”徐昀蹙眉,“哥哥,出什么事了?”徐昉不答,只道:“你快收拾收拾。
”谢持简起身,虽是疑惑,但见此情形实不好追问,也只得道:“既然如此徐兄请便。
”徐昉又脚步匆匆往院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