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司的合伙人。
王太太当时还笑着说:林素啊,你以前不是做金融的吗老赵他们圈子正好缺懂行的女将呢,现在都讲究多元化团队!要不要认识认识在家待着多闷啊!
我当时只当是客套,婉拒了。现在,这张名片却像黑暗中突然亮起的一点微光。
我拿起手机,对着那张名片拍了照,然后打开一个很久没用过的加密云笔记软件,新建文档,标题冰冷:《言创科技投资价值与风险重估》。
手指在键盘上敲击起来,速度越来越快。屏幕的光映在我脸上,一片冷白。那些沉睡多年的知识、逻辑、分析框架,如同蛰伏已久的火山岩浆,轰然苏醒,顺着指尖倾泻而出。
三天后,我坐在了云顶咖啡厅临窗的位置。下午三点,阳光正好,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洒进来,暖洋洋的。空气中弥漫着现磨咖啡的醇香和轻柔的爵士乐。
坐在我对面的男人,正是名片上的赵总,赵启明。创科资本的主要合伙人之一,李维明的左膀右臂。他大约四十岁上下,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色休闲西装,没打领带,气质儒雅干练,眼神锐利却不咄咄逼人。
林小姐,久仰。他端起骨瓷咖啡杯,笑容得体,王太太可是对你赞不绝口,说你是难得一见的金融才女,只是婚后深居简出了。没想到今天能有机会聊聊。
赵总过奖了。我微微颔首,笑容温婉含蓄,带着点恰到好处的拘谨,是王太太太热心了。离开行业好几年,很多东西都生疏了,这次也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打扰您。
我轻轻搅动着面前的花草茶,姿态放松又带着点不经意的优雅。
data-faype=pay_tag>
寒暄过后,话题自然转向了当下的投资市场。赵启明显然是个健谈且敏锐的人,对几个热门赛道和新兴技术都颇有见解。我安静地听着,偶尔在他停顿的间隙,插入一两句点到即止的评论或提问,既不抢风头,又能精准地展现我的理解深度。
赵总刚才提到的AI赋能传统客服这个痛点,确实切中要害。在他聊到最近看过的一个AI客服项目时,我适时接话,语气平和,不过,这类平台的核心竞争力,除了算法精度,更在于大规模并发请求下的稳定性和对复杂语义的容错能力。尤其是面对突发流量或恶意攻击时的鲁棒性设计,往往容易被初创团队在追求快速迭代时忽视。
赵启明端着咖啡杯的手微微一顿,看向我的眼神多了几分认真和兴趣:哦林小姐对这个领域也有研究
谈不上研究,我谦逊地笑了笑,从随身的爱马仕手提包里(顾言去年送的生日礼物)拿出一份薄薄的、装订整齐的文件,轻轻推到赵启明面前,只是碰巧看到一份资料,觉得里面提到的某个技术路径的隐患点,挺值得警惕的。赵总是专家,想请您指教一下,这是不是杞人忧天
文件的封面上,只有简洁的标题:《关于智能客服平台鲁棒性架构的潜在风险提示》。没有署名,没有任何指向性信息。
赵启明放下咖啡杯,拿起文件,快速地翻阅起来。他的目光从最初的随意,迅速变得专注。文件只有五页纸,但逻辑清晰,数据详实,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某种特定算法架构在极端场景下可能出现的致命崩溃点,并附上了简洁的技术推演和可能的规避方案。这正是我根据言创科技公开资料和行业通病分析出来的、他们项目可能存在的软肋。
这份分析……赵启明抬起头,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地看向我,视角很独特,切入点也非常精准。尤其是这个关于恶意数据包攻击导致服务雪崩的推演模型,非常……实用。他斟酌着用词,但语气里的赞赏和重视已经很明显了。林小姐,这真是你‘碰巧’看到的
我迎着他的目光,坦然又带着点恰到好处的无奈:不瞒赵总,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