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哈哈大笑。
好!年轻人有上进心是好事。朕让杨尚书带你,他为人刚正,最是严厉,你可别叫苦。
谢舅舅恩典!萧予安郑重行礼,眼中闪过一丝暗芒。杨尚书是皇帝心腹,掌管刑部多年,有他指导,自己行事会方便许多。
--
三日后,萧予安第一次踏入刑部大门。杨尚书是个不苟言笑的中年人,简单交代几句后,便将他交给了一位姓苏的侍郎。
下官苏明远,见过世子。苏侍郎四十出头,面容清癯,眼神锐利如鹰,尚书大人命下官带世子熟悉刑部事务。
萧予安拱手还礼:有劳苏大人。
苏侍郎带着萧予安穿过重重院落,沿途介绍各司职能。行至案卷房时,一个清脆的女声从里面传出:
父亲,女儿已将上月盗窃案的卷宗整理完毕,按时间、手法和失窃物品分类,并标注了几处可疑之处。
门帘掀起,一位身着淡青色衣裙的少女走了出来。她约莫十七八岁,眉目如画,手中捧着厚厚一叠卷宗。见到萧予安,她明显一怔,随即端庄行礼。
这位是镇国公世子。苏侍郎介绍道,小女婉清,平日帮我整理些案卷,让世子见笑了。
萧予安微微点头,目光却落在苏婉清手中的卷宗上。那些案件分类条理分明,标注的字迹清秀工整,显然不是敷衍了事。
苏小姐对刑案也有兴趣他忍不住问道。
苏婉清抬眼看他,眸中闪烁着聪慧的光芒:世子见谅,女子本不该过问这些。只是家父案牍劳形,女儿略尽绵力罢了。
小女自幼爱读些奇案杂谈,倒有些见解。苏侍郎语气中难掩骄傲,世子若不嫌弃,可看看她整理的案卷。
萧予安接过卷宗翻看,很快发现苏婉清不仅整理了案件,还标注了作案手法的相似之处,甚至推测出几起看似无关的案件可能是同一团伙所为。
这些推测可有依据他指着其中一处批注问道。
苏婉清不卑不亢:回世子,三起案件虽发生在不同城区,但被盗物品都包括官印盒,而其他贵重物品反有留下。盗贼若非冲着官印而去,便是熟悉官府内部之人。
萧予安心中一震。前世这批盗窃案最终牵扯出一桩通敌大案,正是赵晟一党在搜集官员印信以便伪造文书!
苏小姐高见。他真诚赞叹,随即转向苏侍郎,苏大人,不知我可否参与此案调查
苏侍郎有些为难:世子初来乍到,此案又颇为复杂...
父亲。苏婉清忽然开口,女儿斗胆建议,世子身份贵重,若出面调查,或能让那些观望的官员更配合。
萧予安讶异地看了苏婉清一眼,没想到她会出言相助。苏侍郎沉吟片刻,终于点头:也罢。不过世子需答应下官,不可擅自行动,一切听安排。
自然。萧予安拱手,眼角余光却瞥见苏婉清唇角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
---
七日后,萧予安从刑部回府,刚下马便听门房报柳小姐来访。他眼中寒光一闪,随即恢复平静。
花厅里,柳如烟一袭淡粉衣裙,正与萧母长公主说笑。见萧予安进来,她立即起身行礼,眼波盈盈:世子金安。
柳小姐。萧予安淡淡点头,转向母亲,母亲今日气色甚好。
长公主笑道:如烟特地来看我,还带了上好的血燕。你这孩子,春日宴后怎么都不去看看人家人家姑娘落水受了惊,你倒好,整日往刑部跑。
柳如烟低头作羞涩状:公主言重了。世子心系公务,正是男儿本色。如烟只是...只是担心世子劳累。
这演技,当真炉火纯青。萧予安心中冷笑,面上却温和道:柳小姐有心了。只是刑部案件繁杂,实在抽不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