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细节、每一个标准都阐述得清晰明了。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我还承诺可以先支付一部分定金,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的诚意与决心。经过多轮推心置腹的商讨,作坊主人终于被我们的诚挚所打动,同意与我们携手开启长期合作之旅,并且还给予了优惠的价格,仿若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点亮了一盏温暖的明灯。
带着满载而归的丝线回到村子的那一刻,姑娘们欢呼雀跃,那清脆的笑声仿若银铃般在村子里回荡,打破了往日的寂静。然而,新的挑战却如影随形,紧紧跟随着我们的脚步接踵而至。订单数量如同潮水般汹涌激增,而现有的绣工数量却远远无法满足需求,这可如何是好思来想去,我决定在村子里开办刺绣培训班,打破以往的局限,不分男女老少,只要心怀对刺绣的热爱,愿意沉下心来学习,都可前来报名参与。
招募令像春日的柳絮飘满村落,一夜之间,家家户户飘出穿针引线的声响。扎羊角辫的女童踮脚够着绣架,白发阿公把老花镜推到鼻尖,连总在村口下棋的老汉都收起棋盘,指尖笨拙地缠绕丝线。檐下的绣绷在日光里连成星河,银针起落间,稚嫩的童声与苍老的哼唱交织成曲,那些晃动的光影不再只是丝线,而是万千双眼睛里跃动的星火,正悄然编织着村庄崭新的模样。
竹编蒲扇在阿娘膝头轻轻摇晃,漏下的光斑随着她眼角的笑纹一同颤动。她总爱坐在作坊最安静的角落,看姑娘们指尖翻飞,彩线如蝶翼掠过绷架。当绣到槐花纹样时,老人布满褐斑的手突然按捺不住,颤巍巍接过绣绷。银针穿过缎面的沙沙声里,时光仿佛被绣进了丝线——那些挑灯缝槐花枕的深夜,在灶膛火光照亮的嫁衣上穿针的清晨,此刻都化作她嘴角上扬的弧度,将半生辛劳酿成蜜糖,一针一线地绣进眼前的锦绣。
可就在我们满心以为一切都朝着光明美好的方向稳步前行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却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无情地打破了这份平静。暴雨如注,持续了数日之久,河水在雨水的肆虐下迅速猛涨,仿若一条愤怒的黄龙,咆哮着淹没了村里大片肥沃的田地。许多房屋也在雨水的侵袭下摇摇欲坠,最终被浸泡在水中,村民们大多惊慌失措却又有条不紊地及时转移到了高处避险。
我和阿娘站在临时搭建的避雨棚下,望着外面那一片汪洋泽国,心中满是担忧与无奈。阿娘喃喃地说道:这老天爷啊,咋说变脸就变脸呢,可苦了咱这一村子的人咯。我紧紧握着阿娘的手,安慰道:阿娘,您别太担心,大伙儿都在一块儿,总能挺过去的。
洪水退去之后,村子仿若经历了一场浩劫,一片狼藉之色映入眼帘。刺绣作坊也未能逃脱这场灾难的洗礼,部分精心绣制的绣品被水浸湿损坏,那曾经鲜艳的色彩变得黯淡无光,绣架也东倒西歪,仿若一位位疲惫不堪的士兵,瘫倒在地。然而,姑娘们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挫折打倒,她们迅速自发地组织起来,分工明确,有的忙着清理作坊里的积水与淤泥,有的则小心翼翼地抢救那些还能挽救的绣品,试图将损失降到最低。阿娘也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加入其中,尽管动作迟缓,却也竭尽全力帮忙收拾,那瘦弱的身影在杂乱的作坊中显得格外坚毅。
在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之下,作坊很快便恢复了运转,虽然过程艰辛无比,但这份团结的力量却让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充满了温暖与力量。这场灾难仿若一场洗礼,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团结一心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明白,在追求梦想的漫漫长路上,困难与挫折就如同荆棘一般,无处不在,但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没有跨不过去的沟壑。
此后,我们的刺绣生意愈发红火,仿若浴火重生的凤凰,绽放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彩。我还利用积攒下来的钱,在村里修建了一座宽敞明亮的学堂。这座学堂承载着我们对村子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