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那个请字,咬得极重。
钱侍郎瘫在地上,面如死灰。
他知道,自己完了。
一个时辰后。
大理寺的大门,缓缓打开。
顾砚清走了出来,衣衫整洁,神情淡然。
在他身后,是卑躬屈膝、点头哈腰的钱侍郎。
顾会元,下官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还望您海涵……
他几乎要给顾砚清跪下了。
顾砚清看都没看他一眼,径直向我走来。
我一直等在外面。
看到他安然无恙,我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下。
走吧,我们回家。他牵起我的手。
嗯。
我们身后,传来了沈文和柳如烟凄厉的哭喊声。
他们被戴上枷锁,像狗一样被拖走了。
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这场闹剧,终于落幕了。
我和顾砚清,赢了。
赢得干脆,赢得彻底。
回到客栈,我看着顾砚清。
你好像……一点都不意外
从被抓,到被放,他始终平静得不像话。
顾砚清笑了笑,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条递给我。
在你出去打探消息的时候,我也没闲着。
我打开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小字。
学生顾砚清,斗胆呈上‘科考改革策’一份,请陈大学士斧正。
我瞬间明白了。
你……你去找了陈大学士
嗯。顾砚清点头,我知道柳家一定会用那个‘模板’做文章。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
我把我们这套‘模块化学习法’的原理,以及它对于选拔实用型人才的优势,详详细细地写成了一份策论,托人送进了陈大学
学士府。
我赌,像陈大学士那样的国之栋梁,一定能看懂这份策论背后的价值。
你赌赢了。我由衷地感叹。
这个男人,真的成长了。
他不再是那个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
他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布局,甚至学会了……利用规则。
5·3给他的,不只是应试技巧,更是一种全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几天后,殿试举行。
皇帝在金銮殿上,亲自策问。
殿试的题目,只有一个。
何以强国
这是一个宏大到无边无际的题目。
无数举子绞尽脑汁,引经据典,从三皇五帝说到本朝太祖,洋洋洒洒,写了数千言。
只有顾砚清。
他的答案,只有不到一千字。
他没有说那些虚无缥缈的大道理。
他只写了三件事。
一,兴教育,开民智。效仿‘模块化学习法’,改革科举,不拘一格降人才,让天下寒门,皆有晋升之阶。
二,强经济,固根本。变‘盐铁专卖’为‘官督民营’,藏富于民,激发市场活力。
三,开海禁,拓眼界。设市舶司,通商万里,引他山之石,攻己之玉。
这三条,每一条都直指时弊。
每一条,都具体可行。
这已经不是一篇文章了。
这是一份,治国纲领。
当太监将顾砚清的卷子呈给皇帝时。
年轻的帝王,看了一遍,又看一遍。
最后,他猛地一拍龙椅,大喝一声。
好!
此文,可为万世法!
他站起身,走下龙椅,亲自来到顾砚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