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3章 泄密(二)
    李鹤鸣正说话,有人呱唧,把门推开了,低着头,四周看看,有个座位,急忙想去坐下。就在这个时候,李鹤鸣发现了,也不再讲话了,盯着,谁呢?原来是双椿铺乡长。

    李鹤鸣对范大头不太了解,见了,皱眉,心想,这么莽撞,又来得这么迟,连低调都不会,还昂着头,跟没事一样,把我县长当什么了?于是,就想开个玩笑,转移一下会场视线,与此同时,杀鸡儆猴,立威。听到范大头来了,介绍说是双椿铺乡长,借故听错了,就高声说,范大头咋没来,咋来个糖葫芦?

    说个大实话,这么说,李鹤鸣实际上还不是训斥,只是开玩笑,让范大头小心一点,没想到,一下子把范大头说火了,走到座位上,把桌子一拍骂:老子反清时你还在娘胎里,孙总理闹革命我就参加了兴中会,你算个什么东西,还敢耍老子?

    一屋人,都是二十四乡八大区的头头脑脑,这一下都愣住了,也把李鹤鸣噎住了。这东西,犯上作乱是不?但是,一屋人,你作为县长,跟他对骂,显然不行,咋办呢?作为李鹤鸣,不管咋说,都掉价。没办法,只能坐在那儿,忍气吞声,眯细眼睛,装作微笑,仿佛一个傻蛋。

    会场也格外安静,每个人都昂着头看着李鹤鸣,像看怪物一样,可是,最终也大失所望,因为到会议结束,李鹤鸣都没有站起来治一治范大头。

    有人编成了顺口溜:真牛逼,范大头;开会迟到,自找抽;拍桌一骂成傻蛋,大头大头真硬头。

    虽是顺口溜,但是,跟老百姓不沾边,老百姓这年头连饭都吃不上,也不跟风,于是,久而久之,这股风就围着金刚台慢慢平息下去了。

    平息下去了,范大头心里翻江倒海,就觉得要变强,否则,这日子不好过呀。

    这年,范大头不消停,粮食丰收,就利用这个机会开仓放粮,笼络百姓,趁机扩大民团,由原来的十四人扩充到八十二人,翻了六倍,说实话,比杨晋阶民团壮实多了。按排名,除县民团之外,在各区民团排名当中,范大头民团毫无疑问排第一。如果他的民团排第二,那么就没有人敢排第一了。范大头也很得意,觉得自己就是商城老大了,至少,各区都得听他的。对此,还美其名曰,六六大顺。

    此举,被人告到县里,说范大头有异动,有秘密加入叛党嫌疑。

    是有人告吗?是有人告;是有人告吗?不是。为啥,傻蛋都知道,这是李鹤鸣的拿手好戏,来当调查员,就采取这招把吴铁剑弄走了——你个小小区长,在他面前,什么都不是,指使人告,还找不到人吗?

    李鹤鸣接到告状信之后,故作惊讶,找师爷商量。

    那时候,师爷就是顾敬之,也是第一副县长。

    顾师爷,你看看,这还是署名的告状信呢?你说,咋办哟,李鹤鸣说,这个范大头,毕竟是我们内部人,要是查,还不丢人?

    哎呀,李县长呀,有道是慈不掌兵,你这么仁慈,某些人呀,就会顺杆子往上爬,踩着肩膀要上头呢。

    那,你认识这个叫内饰文的人吗?

    县长是说,告状信署名的?

    是呀,这里署名上石桥,那地方有姓内的吗?

    这个,还真的没调查,不过吗?既然是署名,不管是真名还是假名,查一查,还是应该的。

    哦,你是这种看法?李鹤鸣笑着说,这么搞,是不是会影响我们内部团结呀?

    顾敬之岂不知李鹤鸣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知道。也知道此告状信是李鹤鸣指使人写的,否则,李鹤鸣就不会找到自己出点子了。为何?官官相卫,这就是官场的道。官场,什么最重要,无疑问,就是人脉最重要。可是,在官场,如何赚取人脉呢?一是拿钱买官,大清朝不是有这个惯例吗?再往前推,汉灵帝刘宏就专门设置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别之巅简介 >大别之巅目录 > 第73章 泄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