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未雨绸缪(二)
的这些,又都是在维护我的威信,是替我捞取名誉,也正是我想要得到的。看来,这个小田有心窍,还会说会做,不简单。
咋办呢?这个事情弄到现在,是个烫手的山芋——要吧,百十斤稻,他没有,又不能吃了他;不要吧,不是百十斤稻的问题,影响恶劣,也就像张响亮说的,今儿是高定山,明天保不准就出来一个李定山杨丁山,到时候,可不是百十斤稻那么简单了。
杨晋阶正在为难时,忽然想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是百十斤稻,而是自己的名声,也就是言出如山。怎么才能达到这个地步呢?既要靠手中的权力,也要依靠名声。名声,民声,发音都一样,要想把两个字变成一个字,就得想办法让大家认可;大家认可,自己也就有了名声。这般一想,百十斤稻谷在赚取名声面前,连个鸡毛都不算。
于是,杨晋阶斜眼看田继美,又看高定山,把文明棍一捣说,都不要说了,哎,老高家一家子,我听到了,确实可怜,让人同情呀。这样,你到我民团,一分钱也不给,干两年抵债,两年之后再说,你看怎么样?
感谢团总收留,我高定山没齿不忘。
嘿,别高兴太早,虽说杨团总大发慈悲,让你进来,要想成为正式的,还必须经过考试,什么训练爬山过河钻老虎洞扛重等,你得过去才算。
小张,你就少说点,你咋就知道高定山不行?你咋知道他考不过去呢?杨晋阶嘿嘿笑着说,凡是在我民团,只要尽心竭力,我都会给予一定奖赏,虽说两年,要是奖赏,说不定一年,或半年,三个月的也有哈。
感谢杨团总厚恩,说着,高定山居然哭了起来。
就这样,田继美、高定山二人,都当了团丁。
周维炯知道了,在组建兄弟会时对高定山特别关照,每个月总是从腰里掏出一块钱递给他说,回家一趟吧,家里还等着呢。
那你?
我嘛你是知道的,妈在家,漆家是大户,我姊妹多,也都能干活了。再说了,爹那多年经营豆腐坊,积攒了一点,买了十多石田,那些田地收租子就够吃了。妈在家也闲不住,整天做手工活。湖北佬勤快,去年年底,从湖北那儿来了个蛮子,叫啥呢?听说姓徐,自个说叫徐子清,当过织布工,懂得织袜子,到俺那寨子,妈知道了,就跟着他学习,还真学会了。妈学会了,教俺那寨子人,特别是妇女,都跟着学。到时候,徐子清来收,再加点钱卖给豪门大户,赚差价,听说混得也不错。
炯爷,那我就感谢了,没什么回报,只有来生当牛做马报答了。
也不必要这么许愿,说到底,咱们都是穷人。早两年,你也听说过,詹谷堂、李梯云、徐立三几个在南溪、斑竹园、苏仙石、李集一带,抗捐抗税,组织几千人,还搞了个农民协会,都是为穷人卖命的。人,穷点不可怕,可怕的是自甘堕落,不去争不去斗。须知,人也不是一生下来就贫穷的,是那些地主豪绅强取豪夺,把我们的资源剥夺了,才导致没田种没地耕没饭吃。定山,看你也人高马大的,虽说瘦点,除了吃不饱之外,也没大病,这样的人,还能怕谁?
就是那些胖得像猪的人整天给我摧残的,让我感到穷就低人一等,高定山说,炯爷,你这么讲,我算明白了,你既然让我到了兄弟会,我也不喊你周队长了,就叫你大哥,你看怎么样?
那咋能行?周维炯说,按年龄,你比我大,我该叫你哥呢。
那我就叫你兄弟。
这就对头嘛。
那我就直说,听说兄弟会门头会还有农协会,里面都有共党领导,那个张歪腿也说,共党就是红毛子。红头发,青面獠牙,都藏在协会里,作妖作怪,专门祸害人。但是,我仔细想,张歪腿说的,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要是长得这样,还能藏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