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大学生活
随着宿舍最后一个人黄哲的到来,唐飞他们这一届也正式开始了大学生活。
早晨,唐飞会被马文博在床上拽起来出去跑步。
唐飞曾对此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锻炼身体,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更好地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回报国家,回报社会!”
马文博说这话的时候义正言辞,而且一点惺惺作态的意思没有,他是真这么想。
不只是唐飞,宿舍另外几个人,马文博也会一一叫醒。
早上锻炼之后,大家会一起去食堂吃饭。
北大的食堂说不上多好,但至少管饱,有条件的学生还会去校外门口的长征食堂打打牙祭。
马文博,陈彦,黄哲三人都是带薪上学,不过三人也都有家庭要养,虽然每个月比唐飞他们有更多的收入,但实际上也都很节俭。
方勇家的条件应该不是很好,每个月拿到补贴之后,只留下自己必须的生活费,其余的都寄回家了。
反倒是伊阳虽然是返城知青,但家里的条件应该不差,每个月的补贴都能够留在自己的手里。
唐飞是暴发户,但也没表现出来,在一个群体里非要特立独行,就要承受不合群的结果。
唐飞来北大本就是结交人脉的,自然是不会这样了。
吃完早餐,大家就会来到教室,不管唐飞他们多早来,教室里永远有其他的学生在捧着书。
上课的时候就更有意思了,有些讲师的年纪甚至都没有坐在下面听课的学生年纪大。
大家上课,不像是传统的授业解惑,反倒更像是大家进行讨论。
而且
教室里烟雾缭绕的,不少学生跟马文博一样,都是老烟枪。
于是就会出现一种怪异的现象老师掐着烟,就一个课题跟大家进行讨论,下面的学生也有不少叼着香烟,从实际情况跟老师讲述理论与实际的差异。
很多时候这种讨论甚至会成为争论,但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不觉着这有什么。
同时大家还会拿出当下的时事进行讨论。
比如就在今天,大家开始讨论皖省上岗村的包产到组,包产到户这一政策。
这件事情现如今还没有在全国传开,但北大却已经得知,并且这两天,学校对于这件事情的讨论,可以说是热火朝天。
大家各自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支持,有的反对。
在经济班也是如此。
“我认为这件事情是不可取的,这是在与之前的政策背道而驰,一个不小心就容易造成资本主义的复辟!”
有同学不认同这件事情。
但这种声音出来之后,立即就被更多支持的声音给掩盖过去了!
“那里的村民都快饿死了,不让他们包产到组,包产到户,他们怎么生活!”
“这是一项伟大的改革,不仅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也提高了粮食的收入”
很显然,此时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是支持这件事情的。
讲课的正是孟书宇老师。
此时,孟书宇老师将目光放到了唐飞的身上。
倒不是唐飞之前做了什么引人瞩目的事情,让孟书宇注意上了。
实际上在刚刚开始上课,班级里安排班干部的时候,唐飞也想表现一下的,毕竟越是有实力,身边才会聚拢更多的人。
但看着那几个竞选班干部的人
支部书记陈彦,是姑苏第五纺织厂的厂长。
组织委员张俊才是晋省省府写作班子的大笔杆子。
宣传委员宋晓霞是京郊某村大队d支部女书记。
青年委员李宏文是临安教育局科长
就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