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九章 老儒
    老儒陈渊从李府离开后,回到小院,换上破旧麻衣,收起表明百兵堂身份的木牌,揣好从家中带来的八十文钱,走出兴业坊。

    他按照赵山所说的路径,走了一刻钟,来到文昌街。

    这是一条颇为安静的街道,沿街几家书肆,内中摆满了书籍,一些文人在店中小厮陪同下,挑选书籍,语声轻微,环境清幽雅致。

    街边有十余名身穿长衫的文人儒生,坐在短凳上,面前支着一张小桌,上面摆放着笔墨纸砚等物。

    有几名儒生的小桌前站着客人,正在口述着什么,由其代写书信、请柬、拜帖之类的东西。

    但大半儒生的小桌面前,却是空无一人,坐待顾客上门。

    陈渊放慢脚步,从街头走到街尾,又从街尾走到街头,目光从所有摆摊的儒生身上一一扫过,来回几次后,在一个最为冷清的摊位面前停了下来。

    这是一个年约五旬的老儒生,身材枯瘦,面色蜡黄,一身长衫打着几个显眼的粗布补丁,但却洗的发白,很是干净。

    他面前的小桌上,摆着一杆最便宜的羊毫笔,笔毛杂乱,砚台是用一块老旧青砖做成的,纸是粗糙劣质的麻纸。

    老儒生正低着头,津津有味地翻看一本书籍,眼角余光看到有人在摊前驻步,连忙抬起头来,出声招呼:

    “这位小哥,可是需要代写书信、请柬、拜帖吗?”

    陈渊点点头:

    “有劳了,我想请老先生代写一封书信。”

    老儒生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眼角皱纹更加细密了几分,把书轻轻合上,放到一边,道:

    “不敢当,不敢当……一封信五文钱,三张麻纸。”

    陈渊从怀中掏出五个铜板,放在小桌上。

    老儒生仔细收起铜板,开始动手研墨,片刻后,拿起毛笔,抬头看向陈渊:

    “小哥请说。”

    陈渊想了想,说道:

    “爹、娘,我在县里过得很好,你们不用担心……”

    陈渊娓娓道来,但却隐去了百兵堂和拜师的事情,只是言明自己成为学徒之后,不愁温饱,让爹娘不要担心。

    老儒生运笔如飞,不多时,就写完了书信,给陈渊念了一遍。

    陈渊点点头:

    “这样就行,麻烦老先生了。”

    老儒生补上抬头和结尾,然后把墨迹吹干,仔细折好后,递给陈渊:

    “小哥,老朽只代写书信,信封还得你自己准备。”

    陈渊接过书信,转身离开。

    老儒生看着陈渊走远,拿起书,继续看了起来,等待着下一位客人。

    但陈渊并没有走远,而是在一条小巷的拐角处停了下来。

    这条小巷极为僻静,往来行人极少。

    而陈渊五感惊人,只要有人走近,就退到小巷中避开。

    等人离开后,他再探头出来,遥遥注视着老儒生。

    ……

    一下午的时间慢慢过去,日头西沉,文昌街上行人越发稀少。

    老儒生长叹一声,收起摊位,把短凳小桌搬到一家临近的书肆中,慢吞吞地走出文昌街。

    陈渊目光一闪,动身跟了上去。

    在他离开后,老儒生一共只有两名客人,大部分时间都是空坐待客,收入微薄。

    陈渊跟在老儒生后面,走出文昌街,看着他从一家街边饼店买了两个粗面饼子,然后一路前行,来到县城东北角。

    这里房屋破旧,是县里穷苦人家聚居之地。

    老儒生来到一個小院前,推门而入。

    陈渊记下地址,转身离开。

    ……

    晚上赵山回来,问道: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真灵九转简介 >真灵九转目录 > 第九章 老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