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章
旋于清寒郡盘根错节的士族之间,在那些或鄙夷或冷漠的目光下,艰难地维系着云家最后一点摇摇欲坠的“体面”——只为保住那个“果毅校尉”的虚名。这虚名,是她丈夫用命换来的,是她儿子至死未能放下的执念,也是她孙子云昭在这乱世中,唯一能立足的、聊胜于无的根基。

    “云家,不能在我们手里绝了!”这是李氏挂在嘴边的话。她教前身的云昭认字读书,却也逼着他认识兵器谱,认识清寒郡每一家士族的徽记和背后的势力,认识粮价、盐价、铁价的波动意味着什么。她不会说什么大道理,只会在云昭因读书被其他士族子弟嘲笑后归家时,冷冷地丢下一句:“书读得再好,换不来一口饭吃,挡不住贼人的刀!记住你姓什么!”

    前身只感到屈辱和压抑。而如今的云昭,在融合的记忆碎片里,却触摸到了那份冰冷外壳下,近乎绝望的守护。李氏所有的刻薄、计较、冷酷,都是在用她枯瘦的脊梁,硬生生扛住倾塌下来的家族命运,为子孙在乱世的夹缝中,挣得一丝喘息之机。

    云昭的崛起,如同投入死水的巨石。他不再是那个只知埋首经卷、任人嘲弄的“云呆子”。他练武,他献策,他搏命!当他在郡守府抛出“火牛阵”的惊世之谋,并立下“败则自刎”的军令状时,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飞回云家那破败的小院。

    云伯连滚爬爬地冲进内堂,语无伦次:“老夫人!少爷他…他疯了!他要在北门…用火牛冲狄人!还…还立了死状!”

    李氏当时正对着昏暗的光线,一丝不苟地擦拭着供奉在丈夫牌位前的一柄短匕——那是云铮留下的唯一遗物。匕身狭长,刃口隐有云纹,名曰“却邪”。听到云伯的哭喊,她的手,稳如磐石的手,第一次剧烈地抖了一下。粗糙的布巾擦过锋利的刃口,瞬间割开一道细小的口子,暗红的血珠无声渗出,滴落在乌木的匕鞘上,迅速洇开一小片深色。

    她没看手上的伤口,也没看惊慌失措的云伯。布满皱纹的脸在摇曳的灯影下如同刀劈斧凿的石像,绷得死紧。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牌位,仿佛要穿透那冰冷的木头,质问那个早已化为枯骨的丈夫。

    时间,在压抑的沉默中粘稠地流淌。只有灯芯燃烧的噼啪声,和她自己粗重的、压抑的呼吸声在狭小的空间里回荡。

    许久,许久。

    李氏缓缓地、极其缓慢地放下布巾和短匕。她站起身,动作因为僵硬而显得有些滞涩。她走到供奉着黑漆木盒(装着染血战袍)和那卷发黄地图的案几前。枯瘦的手指,带着一种近乎痉挛的力量,抚过冰冷的木盒,抚过地图上被摩挲得格外光滑的北境关隘标记。

    然后,她猛地转身!动作快得不像一个垂暮老人。浑浊的老眼里爆发出一种极其复杂、极其锐利的光芒——有惊涛骇浪般的震骇,有深入骨髓的恐惧,有被冒犯的暴怒,更有一种…一种沉睡已久的、属于将门遗孀的、近乎疯狂的决绝!

    “他敢赌命…”李氏的声音嘶哑,像砂砾在摩擦,每一个字都带着血沫的腥气,“好!好一个云铮的孙子!有种!”她胸膛剧烈起伏,猛地一指云伯,声音陡然拔高,尖利如刀,刺破压抑的寂静:“去!把库房里!最后那几坛子陈年的烈酒!给我搬到北门去!给那些敢去点牛尾巴的混小子们壮胆!告诉他们!云家!死绝了也要站着死!谁敢临阵腿软!老婆子我先劈了他!”

    那几坛酒,是她当年预备给儿子云文渊成婚用的,儿子死了,就一直埋在地窖最深处。如今,成了为孙子搏命添的最后一把柴!

    北门血战,火光冲天,牛吼马嘶,狄人溃败。消息再次传回云家时,李氏依旧坐在那张硬木椅子上,腰杆挺得笔直,如同战场上不倒的旗杆。她面前放着那柄“却邪”短匕。听完云伯激动得语无伦次的禀报,她只是极其轻微地点了下头,仿佛那惊天动地的胜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铁血云川录简介 >铁血云川录目录 > 第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