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跑了鞑子,又有新的游牧雄主起来。
你杀不尽外族人,就永远都会有对手。
你踏平草原又如何只要看不住所有人照样会有新势力崛起!
千年前,鞑子也不过是一支小部。
这次终于把朱棣说沉默了。
现实确实如此!
千百年后的事,吾辈无力干涉。
片刻后,朱棣只能承认寿命有限。
错了!
这一代人,才是最能把握转机的一代。
否则,这一代人,将是断送勃发机会,垮掉的一代!
余闲想到后来饱受欺凌的百年耻辱,一时心情萧瑟。
我朝要看大洋彼岸,那会有傲视世间的新兴力量。
甚至,我族将走下神坛,巨龙倾覆!
有朝一日,牢友若能出去,当以此为抓手!
朱棣:......
垮掉的一代,是在说他吗
他已立志为汉室失地奋斗终生,难道这样还不够!
另一边。
朱元璋父子俩身子石化,诧异地说不出话。
一顿乱猜,余闲用什么预测天灾爆发
一个才不满二十的黄毛小子,在这儿一本正经的推测天象,它保真吗
话虽如此,但今年入球以来,各地确实寒气骤增。
朱元璋下意识反驳,但他一个农民的儿子,对土地有着敏锐的感知度。
任何异样天象,对来年收成都有难以估量的致命打击。
可真正让他眼前一黑的,当属与天斗一说。
如果外面真有强族,那他们与鞑子一味地斗,会不会给了外族反超的可乘之机!
父皇小心!
眼看朱元璋一个趔撅,朱标赶忙站在身后,确保朱元璋即便倒下,也倒在他身上。
咱没事——
不管大洋外有何等牛鬼蛇神,即便比鞑子更善战,他老朱也有信心斗一斗。
拥据人、地、钱,外加战略和善用将帅,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朱标看父亲失态,连忙道:
身子要紧,小人谗言不可信。
再怎么说,也不合理,大洋彼岸,有这么强的国度
东瀛还是南洋等岛地这些藩属国上贡叩拜都来不及,绝无能越过大明。
儿臣这就将两人牢房拆开......
慢着!
朱元璋压低声音,抓住老大的肩膀,手上用了三成力。
此人或许有点东西,别急着换。
可是......
朱标还想反驳,感觉肩膀突然吃痛。
别说了,去找笔墨纸砚来,把一字一句都写下。
尽管朱标有些不服气,但也不得不承认,此人的确是专业的。
否则也不能对大明情况如数家珍,要知道圣贤书可不教这些。
就在这边兴趣大涨时,朱棣声音升高:
您是说,东瀛会反
既如此,不如现在就去屠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