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用的。余闲知道对方不死心,又补充了一句。
能让大明灭国的,乃百年之后的事。
就算是你的孙子,也活不到那时候。
生前哪管身后事,即便有法子,也难制约后人。
朱棣不接话了,只是沉默半晌。
他猛地呵道:吾辈不管成功与否,就问能不能做,不能做也要硬做!
在下朱棣正了正色,深深鞠了一躬。
但求先生指条明路!
...
听老四执着的语气,隔壁朱元璋脸色稍稍缓和了几分。
感觉老四的言行其实乖张,但遇上原则问题,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就出来了。
要不是亲眼见证,他绝不相信老四会轻易弯腰。
一个皇子,给将死之人鞠躬,他也不嫌掉价。
这些为国为民的话,咱天天念叨,这臭小子可曾听进去一句现在想起建功立业了
该!
听朱元璋骂得越多,就知道老父亲恨铁不成钢之心越重。
朱标笑了笑,父皇还是这么嘴硬。
有余闲教导,想必四弟迟早回归正途。
这边,朱家父子态度刚有所缓和。
一旁,余闲根据朱棣强硬的语气,很明显对这个年轻人有所改观。
面对豪言壮语,沧桑过的中年人会感到无语继而抨击。
而同为青年人面对时,往往会心一笑。
其实你也不必这样,办法总比困难多。
只是,即便以你家的权势,或许碰就是一个死。
算了算了......
余闲话音刚落,朱棣便迫不及待抢话。
他可是当朝四皇子啊!
他爹又是大明最有权势的人。
他家的权势若是不算什么,恐怕当今世界也没有更拿得出手的家族了。
哎——先生多虑了。
朱棣再次振奋心神:若能让我父亲上御前觐见,今日我们所谈之事,皆能破局的!
再说了,以当今陛下广开言路、开设大诰的开明个性,定能听得进去。
哈哈!
余闲耐着性子听完,终于难忍笑意。
你在刑部大牢舒服躺着,放在朝廷重,也应该是能上桌的,只可惜......
余闲顿了顿,颇为无奈的叹气。
可惜什么
朱棣又距离墙壁贴近一些,不想错过任何细节。
家底再厚,也耐不住子孙自己作死。
言尽于此。
余闲散漫的捋了捋几根秀发,略带敷衍的站起来。
今日就到这儿吧,你若还想学,就把此问当作课题,咱们明日继续。
我累了,补个觉先~
行......
朱棣意兴阑珊地起身,朝着余闲休息的方向躬身行礼,眼中略带不解。
难道化解大雪天灾的法子,会让他失去恩宠
怕不是余先生担心此法难办,容易殃及池鱼,才不愿倾囊相授
先生心思深似海,别说一晚上,十天也想不出来啊!
朱棣挠了挠头皮,自从被关进大牢后,脑子是越来越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