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9章

    他朱元璋也不是什么道德卫士,不允许男子传宗接代。

    但此类支出过于高昂,官员不可能在没贪污的前提下日日流连忘返。

    没贪污他绝对不信!

    朱标应了下来,那扭转灾祸的法子怎么办

    给谁办,也不能给这种人办。

    今日之后,朱元璋给余闲盖棺定论了。

    老子飘零半生,就没见过人夜里耕百里地,百日还能行万里路的。

    什么意思朱标疑惑道。

    意思就是,有李善长、刘伯温坐镇,就没有破不了的局。

    朱元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语重又心长。

    想当年,要不是这两位点拨,咱也坐不上龙椅。

    不就是个私塾先生吗,余闲能做的,韩国公和诚意伯也能做到。

    话是这么说,但做起来就难了。

    儿臣不是信不过他们,只是大明不止有这两人。

    朱元璋摇摇头:咱身边最厉害的文臣都参破不了,还有谁能争锋

    朱标几番欲言又止,最后沉默下来。

    如果余闲的智慧止步于私塾先生,又怎么能让朱家父子三人、韩国公、诚意伯为难。

    隐隐之中,朱标总觉得有些蹊跷。

    ...

    不知过了多久。

    李善长、刘伯温一路紧赶慢赶,又回到宫中。

    朱元璋有些惊喜于二人的效率,但表情还算镇定。

    一日不到,你们就破解了

    二人不约而同的重重点头,脸上洋溢着难掩的喜色。

    李善长毫不犹豫的回答道:虽然微臣彻夜未眠,但所幸参透玄机,所以特来复命!

    朱元璋眉毛上挑,转而看向刘伯温:诚意伯也想到了

    微臣不才,刚想到暇思,便不敢再耽误。刘伯温淡淡的说。

    至此,朱元璋的心放回肚子里。

    既如此,那就从韩国公开始吧。

    李善长被钦点,底气更加旺盛,挑衅地看了旁人一眼,互望一眼后,刘伯温犹如老泰山巍然不动。

    见敌不动,李善长胸有成竹的上前。

    臣以为,应对冰雪期灾祸,可用三步走!

    声音响彻大殿的同时,朱元璋的胃口被吊起来了。

    就三步这么简单吗

    不亏是朕的萧何!

    第一步,广积粮!

    史书所记载的政局动荡,皆因百姓缺粮,愤起造反,如果人人吃饱饭,百姓心中就没有怒。

    我朝有官粮,为各地灾情、粮草调度应急使用,可实际应用时,因层层上报错过救急最佳时间,例子比比皆是。

    粮食运送短则几日,长则十天半月,这点时间足够把老百姓逼成饿鬼!

    想到这,李善长双眼暗淡:官员不敢私自开仓放粮,因为不管大明律,还是自古以来,这都是违逆国法的重罪。

    若要根治,必须建立义仓。

    义仓朱元璋眉头微皱轻声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大明:我教朱棣屠龙,老朱人麻了简介 >大明:我教朱棣屠龙,老朱人麻了目录 > 第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