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是的,林修远。他伸出手,这架钢琴音准偏得厉害,市政厅请我来调整。
简雨晴。她握住他的手,感受到他指尖的粗糙——那是长期与琴弦打交道留下的痕迹,我是画家。
看得出来。林修远微笑时眼角浮现出她刚才捕捉到的那些笑纹,专业的
算是吧。简雨晴耸耸肩,至少尝试靠这个吃饭。
林修远点点头,似乎理解她话中隐含的挣扎。他看了看手表:我还有半小时才能完成调音,如果你不介意等待,结束后我可以请你喝杯咖啡。我对艺术很感兴趣,尤其是创作过程。
简雨晴惊讶于自己的回答:好啊,我可以继续画一会儿。
林修远回到钢琴前继续工作,简雨晴则换了个角度,继续她的速写。但这一次,她不再只是记录外形,而是试图捕捉这个男人与钢琴之间那种奇妙的和谐——他对待每个琴键的专注,调试音准时的耐心,以及偶尔流露出的、当音符终于达到完美音高时那一闪而过的满足表情。
这些细微的情感变化在简雨晴眼中突然变得无比珍贵。她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在创作中感受到这种纯粹的、对完美的追求了。《破碎的镜子》系列虽然获得了评论家的认可,但那更多是她对艺术界性别偏见的愤怒表达,而非源于对美的纯粹热爱。
当林修远终于合上钢琴盖,宣布工作完成时,简雨晴的速写本上已经多了十几页草图。
完成了她问道。
基本完成了。林修远用一块布擦拭着工具,钢琴是有生命的,每次调音都只是暂时的平衡。温度、湿度、使用频率...无数因素会让它再次走音。
就像画作永远无法完全表达画家心中的景象。简雨晴不假思索地说。
林修远抬头看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后是理解的微笑:正是如此。
他们收拾好东西,走向公园附近的一家咖啡馆。路上,简雨晴得知林修远不仅是一名钢琴调音师,还在音乐学院兼职教授钢琴维护课程。他三十岁出头,却已经在这个领域工作了十多年。
你是怎么开始做这个的简雨晴好奇地问,大多数人会选择成为钢琴家,而不是调音师。
咖啡馆里,林修远搅动着杯中的黑咖啡,眼神变得有些遥远:我父亲是钢琴制造厂的技师,从小我就在琴键和琴弦间长大。十四岁那年,我发现自己有一项特殊能力——能听出极其细微的音高偏差,甚至比电子调音器还敏感。
绝对音感
类似,但更...实用。他笑了笑,我本来确实想成为演奏家,直到大学时参加一次比赛。评委之一是一位著名的钢琴大师,演出前他请我帮忙检查一下比赛用琴的音准。当我调完音后,他弹奏了一小段,然后说了一句话——修远,有些人注定是舞台上的明星,而有些人则是让明星闪耀的幕后英雄。你的耳朵是上天赐予音乐的礼物。
于是你放弃了演奏
不完全是。林修远的目光落在咖啡馆角落的一架老旧立式钢琴上,我只是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位置。你看那架钢琴,表面看起来普通,但如果调音得当,它能发出不逊于百万名琴的声音。我喜欢这种...发现潜力的过程。
简雨晴突然感到一阵共鸣:这很像我的创作理念。我总想捕捉表面之下的真实...虽然最近有些迷失方向。
你的《破碎的镜子》系列
简雨晴惊讶地睁大眼睛:你知道我的作品
刚才等你的时候,我搜索了一下。林修远有些不好意思地承认,那些画很有力量,但确实...不太容易消化。像是一个人在黑暗中大声呐喊。
这个比喻精准得让简雨晴心头一颤。她从未向任何人解释过那个系列的创作背景——那是她与前男友分手后的产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