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灵均拜师 李长隽捉贼
的荣誉,在高家的帮助下来东城落了户。
窦家与东城兵马司指挥使高偃一家是旧相识,来往多年。
因为她既要养活儿子还要给父母养老,前任兵马司指挥使正好是高灵均的祖父高正,窦兰芝一家来到京城后,在他的帮助下,进了东城盔甲厂,靠着制作弓弦、缝补甲胄赚点钱。
她兄弟刚到卫所时被人欺负,她以探望兄弟的由头来到卫所,找到了那个欺负人,当时那人正拿着牛尾刀练武,窦兰芝前去讲理,一言不合起了冲突,窦兰芝顺手拿起双刀,与那人现场“切磋”起来。
那人仗着力气大,手起刀落,刀刀砍向窦兰芝。
但窦兰芝武艺更强,左手刀招架,右手刀相劈,忽而手中双刀似蛟,一招“双蛟出海”直劈对方双肩,忽而又如双股旋风,刀刀“绞”向对方。
那人招架不住只得说一声:“我服气了。
”从此就再也不敢欺负窦兰芝的兄弟了。
而窦兰芝自此得了一个名号——“双刀罗刹”。
窦兰芝的儿子李长隽也是习武的好材料,六岁时由母亲传授武艺,十岁送去武当继续练武。
袁心自己身手一般,就让李长隽跟着自己师兄的弟子一起学武。
李长隽因身轻若絮、出手又敏捷刚猛,所以袁心赠他一个名号“云中豹”。
袁心虽然武艺不精,但字写得好,画的也好,更多的是在文采和做人方面教导李长隽。
对于自小失去父亲的李长隽来说,袁心亦师亦父。
而对于师傅袁心的死李长隽一直记得,他一定要将凶手找出来。
五年前,年仅十九岁的李长隽被高偃举荐给了一位朋友,锦衣卫指挥佥事覃温川,覃温川是当今皇帝的亲信,皇帝给他权力让他直接干预诏狱的管理,真正管理诏狱的镇抚刘锡正要辅助他行事。
既然高偃想要推荐人才,覃温川表示要见见李长隽,见过之后才能做定夺。
当李长隽出现在覃温川面前时,覃温川仔细打量了他一眼:肩宽颈长,后背宽厚似虎,腰窄似蜂,腿长似鹤。
身高五尺九寸,脸面白净的像个读书人。
覃温川让他在自己面前转了一圈,点点头说“不错。
”高偃说:“他父亲曾是京郊卫所的小旗,十几年前协助锦衣卫抓捕“妖党”的过程中死在“妖党”手里,当年那件事你也知道。
他舅舅现如今接替外祖父在卫所当差,他母亲也习武,他自小又拜在武当门下,身手自不必多说,长得相貌端正,字也写得工整,今年十九了,年轻力壮,家世也干净,你还有什么顾虑呢?”“我可以把他弄去当锦衣卫,但是要从小旗做起,以后能不能晋升,就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这你放心,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不会有错的。
”覃温川又向锦衣卫指挥举荐,将李长隽选进了锦衣卫千户所,成了七品的小旗。
覃温川告诉高偃:“如今太皇太后的侄孙李颂之被封为指挥佥事,何太后的侄子被封为千户,皇上让李颂之长期协助北镇抚司缉拿要犯。
趁着这个机会我向指挥使举荐李长隽进入千户所担任小旗,指挥使同意让李长隽以后专门帮着北镇抚司拿人办案。
”高偃连忙作揖说:“那就多谢覃兄了,改日一定请你喝酒。
”去年,也就是高灵均的师傅离开之后,京城出现飞贼,先偷富户后偷官员府宅,最后竟猖狂到偷兵部衙门的公文。
皇帝非常生气,在天子脚下都敢偷,不光偷到官员家中,最可恨的是竟敢潜入兵部衙门盗走公文,下一步是不是要偷官府大印了?皇帝下令,让北镇抚司派锦衣卫去调查抓捕,谁要是抓到了贼人不光赏银子,还要擢升官职。
五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