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落榜生恨意泄私愤 高灵均夜擒纵火犯
九月十八,暹罗使节、爪哇使节先后住进了南会同馆。
按照皇帝的指示,覃温川派李长隽、王骥等几名锦衣卫前往南会同馆设岗保护。
名义上是保护,实际上是禁止他们在京城随意出行,还要监视他们是否跟什么人有过接触。
另外,外邦使节一旦有出言不逊地时候,就要遭到锦衣卫调查,就像太宗年间,有外国使节嘴里不干不净,锦衣卫当场就给揍了一顿。
李长隽等人的眼睛此时死死盯着他们。
曾经有洋人使节在皇帝面前傲慢无礼,也有过倭国使节接触外人刺探本朝国情,不过这几位使节很快被锦衣卫抓捕,最终死在狱中。
从此,历任皇帝都下令一定要对这些外邦使节严管,今年两国使节进京正赶上要举行武举会试,会考人员此时也已经陆陆续续进京。
会考人员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出身军户、卫所,为了避免外邦使节与这些会考人员接触并刺探军情,也怕这些会考人员中出现刺客,所以皇帝要求今年锦衣卫要多派几个人手监管。
九月十九日,两国使节带着贡品进入奉天殿。
锦衣卫一路护送。
作为朝贡国,两国使节得到了与皇帝见面的机会献上精美的贡品,得到皇帝回赠的上好的丝绸、瓷器等礼品。
皇帝与他们进行简的单交流后,也就花了两刻钟的时间,他们就必须离开。
有使节临走前感叹,每每听说京城有多么繁华都很想看看,但每次来却不能到街上走动。
皇帝笑了笑,说是为了他们的人身安全着想,使节表示很遗憾。
离开奉天殿,锦衣卫全程护送他们回到南会同馆。
李长隽他们跟在使节身后,好几双眼睛一刻也不放松地盯着他们。
九月二十日。
京营大校场。
武举会试正式举行。
卯时,太阳升起,校场内传来击鼓声。
考生排好队,让现场的监考官员查验身份。
查明身份,众位武考人员在校场内分队站好。
现场建有一个小型祭坛,上面摆放着三牲、果品、五谷、香烛纸钱、时令水果。
兵部侍郎亲念祝文向武成王进行秋季祭祀祷告,希望这次武举会试能顺利举行。
祷告完毕,兵部侍郎洒下美酒。
此次兵部侍郎临时担任监射官,主要负责监考骑射、步射。
覃温川事先派出几名锦衣卫校尉伪装成考生混入会考人群中,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会试还未举行,一名伪装成考生的锦衣卫校尉就发现有一名考生私自更换弓弦,被揪出来后,锦衣卫给这个人戴上枷锁,站在会考人群前“示众”。
会考的人群,表情各异,有讥讽的、有叹气的、有惊讶的,更多的还是麻木。
不得不感叹锦衣卫真是无孔不入,谁能想到和你一起考试的人里面竟然有人是被专门派来监视你的。
辰时,骑射正式开始。
校场内设有五个靶子,考生每人五支箭,按顺序骑着马把箭射向五个靶子,按规定,只要射中三个靶心就算及格,四箭以上就是成绩优异。
场内人员轮流骑马出场,一个一个比试。
有的骑马稳当,射箭也射的优异,一看就是功底扎实。
有的骑马射箭时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
有的好不容易射中靶子三箭,里面还有一箭射在靶心外圈。
当考场小吏刚把马牵到某考生跟前,这人有点高兴过头了,冷不丁在旁边拍了一下马屁股,马匹遭受惊扰,在考场尥蹶子,考场小吏抓住缰绳好不容易才平息马的脾气。
兵部侍郎见后立